


“感动”被亵渎,都市地铁上的行乞者挥霍了啥?
近日出行某地,耳闻目睹,感慨颇多。鳞次栉比的高楼,目不暇接的繁华,果然大都市气派。在充分领略该市的别样风采之余,我却对发生在地铁上的场景,如鲠在喉。从某地铁站点匆忙上车,心急火燎地向火车站赶。地铁里的空调,让车厢内的清爽与地面之上的闷热宛若两个世界。很快就有了座,我反复扫描车票上的发车时间,恨不得逢站点车不要停下,希望地铁快点再快点。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衣着破旧的妇女,手牵不到五岁的孩子,从我眼前走过。每到一个乘客前,她便蹲下身子,点头如鸡啄米般,嘴里还呢喃着什么。其手中一叠零碎的钞票晃动,从而表明了身份。妇女个子中等,年龄三十左右,除了面目未作及时清洗外,身体还算壮实。她身边的小孩,不时好奇地瞅着窗外。当看到一幅艳丽的广告掠过,孩子惊喜地叫着妈妈,小手向外面挥舞。妇女碰到的乘客,不一定都肯施舍。人们或闭目养神,或脸转向别处,挨不过者面无表情地摆摆手,只有个别结伴而行的青年男女会偶发善心。该妇女在一个老外前面蹲了下来,不停地点头。该外国妇女可能久居该市,见多了此类情形,于是摇摇头,不为所动。
这对形同母子的行乞者走过不久,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走来,她年纪至少七十开外,见人便颤巍巍地欠身点头要钱。再后来,一个面部严重烧伤的男子在前面讨要,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好像目力有障碍男子,盲男手持小型扩音器,哼唱起低沉哀伤的流行歌曲……看着一拨拨的乞讨者走过,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如今社会上的流浪人不少,一些人因生活所迫,暂时行乞街头,值得同情。但是,也有某些身强力壮者,不思劳作,妄图坐享其成,于是走上了乞讨之路;更有个别心怀歹意者,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主使残疾人或幼儿出面行乞,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大家对乞丐的同情心,正在被这些懒人和骗子几乎销蚀殆尽。
对于地铁上的场景,我有许多疑惑。年轻力壮的母亲,为什么不能自食其力地抚养幼儿,而是让稚嫩的心灵承受被冷眼的创伤?在外国人面前屈膝求乞,怎能不是国人的切肤之痛?老妇人年事已高,不能在家中颐养天年却四处奔波屈身路人,是谁让风烛残年的她如此不堪?有残疾的汉子,用唱歌展示痛苦博取同情,难道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发生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地铁上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责怪乘客的吝啬吗?如果大家过于慷慨,说不定会催生和壮大行乞者的队伍。行乞者牺牲个人的尊严,亵渎着人世间愈来愈稀缺的“感动”。当人们不屑于“感动”,逐渐心灵麻木;当有人放弃尊严,有辱人格和国格地行乞,我们的社会如何走向美好和谐?
出行归来,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与富丽堂皇,不经意间,被地铁上那令人尴尬的一幕稀释变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