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聊”职业正式获批 让人“想入非非”

(2010-02-24 13:42:53)
标签:

超范围经营

私密性

富人

稀缺资源

中国

杂谈

分类: 红茶杂谈

      “陪聊”职业正式获批 <wbr>让人“想入非非”
           “陪聊”职业正式获批 让人“想入非非”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16日发布消息,春节过后该市将诞生三项新职业,分别是注册婚姻辅导师、注册心理陪护师和注册员工援助师。其中,注册心理陪护师是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专业心理知识,“登堂入室”陪伴在老人、儿童、患病者以及临危者等人士身边,以心理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灵护理。“新创立的注册心理陪护师职业,工作方式是陪聊,但与一般意义上的陪聊又有本质不同,可以说是一项结合了护士的医学护理与心理咨询师的精神慰藉于一体的新型工作。”陪聊,因为社会需求应运而生,以心理沟通的方式,提供心灵护理,体现人文关怀,应该是一个光荣的职业。针对社会上对心理陪护是否会产生“越界”或导致“变相”色情的疑虑,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说,由于是陪护师与顾客之间的一对一服务,私密性较强,因此特别需要加强行业管理,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将对从业者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并制订相关的执业守则,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心理陪护师,绝对不同于所谓的“陪聊先生”或“陪聊小姐”,不应涉及陪旅游、陪购物之类的超范围服务。

  但我仍然有如下担心:

  其一,陪聊,成为富人专利咋办?对于心理陪护师而言,陪聊的目的是挣钱,富人有钱,喜欢谁陪聊就选谁,毕竟没人与钱过不去。注册心理陪护师的工作方式是陪聊,是护士的医学护理与心理咨询师的精神慰藉于一体的新型工作,其职业门槛较高,故注册心理陪护师不是普通的保姆,而是一种稀缺资源,既然是稀缺资源就必然要流向富裕人群,那么,还有谁会为生活不富裕甚至贫困的老人、儿童、患病者以及临危者提供心灵护理?尽管相关部门会规范行业指导价,但一对一的“陪聊”,私密性较强,只要富人愿意,陪聊者收受小费哪怕是高昂费用还是问题吗?

  其二,陪聊,聊出问题咋办?QQ文本曾有一句流行语:聊吧,早晚聊出事!是告诫人们,人是感情动物,男女相处,日久生情,容易红杏出墙。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陪聊,因为时间的弹性、空间的封闭、环境的幽谧,无疑会给男女出轨创造条件。中国民政部发布的“二零零九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共有一百七十多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比上年同期增长10% 以上。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离婚率正在呈加速攀升的态势。若是陪聊把中国的离婚率聊直线上升了,陪聊还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吗?

  其三,陪聊,“超范围经营”咋办?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所谓的“陪聊”服务,一些“三陪小姐”改头换面成了“陪聊女”,承诺只要付钱就可陪顾客做任何事情。陪聊属于特殊服务,隐蔽性、私密性强,难于监管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陪聊者“超范围经营”有了机会和可能。色情是一种无孔不入的东西,可以说在服务行业里面,只要是有这种男女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就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色情。虽然说,开禁“陪聊”职业,不会出现每个陪聊者都“超范围经营”,但肯定会增大“超范围经营”的几率和比例。以陪聊为掩护从事色情活动,增加了扫黄打非的难度。

  其四,陪聊,侵犯隐私权咋办?陪聊时一般情况下倾诉人的心灵完全放开,常常会说出自己的一些隐私,而由于陪聊者不规范,很容易泄露或者散播倾诉者的隐私,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对对方隐私权的侵犯。男人醉酒啥都敢说,女人高兴喜欢倾诉,别人的隐私是很容易传播出去的,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此话如风,你只能感受到风的存在,但却无法知道风源所在。看来陪聊者不仅要有医学护理与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操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