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别讨厌“调情”

(2009-02-07 00:29:24)
标签:

马普学会

研究者

人际关系

化学家

分类: 红茶情感

 

     可别讨厌“调情”

 

      所有人都会调情,人们会情不自禁这样去做,这是因为人们生下来被设定的程序里就一定有调情这个词。德国马普学会的行为学研究者伊利诺斯·艾伯·亚贝费特也通过对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纪录片研究发现,未经过文明进化的非洲女人在面对心仪的男人时,也会长久注视、头部稍微倾斜、面带微笑,这和现代女人没区别。生物进化学家说,在原始人阶段,那些调情高手往往会获得更多伴侣。这也是后来调情得以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和人相近的那些物种都不会无目的性地向异性发出调情信号,只有人会。

     另一项关于调情的研究则表明现代人的调情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性交往,而成为一个人际关系拓展的敲门石。研究调情长达30年的美国独立性学研究者泰莫斯·皮瑞潘瑞在1月23日接受采访时说,有60%的调情其实并没有任何实际目的,“调情只是为人们开了一扇窗户,不是为了被肯定,也不是想要去碰钉子,而只是为了让自己玩一把复杂的心理游戏”。人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就和饿了需要去吃饭一样自然。有时候,只是为了打开一个人际交往僵局。因此,这些无目的性的调情通常会发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虽然,对方要把接收到的信息解码成什么样子完全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当人们不知道怎么应对人际关系时,他们也可能会去调情。甚至人们会从对方调情的方式决定了要不要和对方继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