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 又一个梦想

标签:
山寨春晚央视文艺产品物质商品 |
分类: 红茶随笔 |
挟网络等新媒体的威力,山寨版春晚组委会通过网上互动,收集创意、征集演员,组织工作更为灵活。另一方面,又不断通过传统媒体的合作,凝聚人气,扩大晚会覆盖面和受众群。然而,在我看来,最为宝贵的,或许是晚会导演为了保证晚会“草根性”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为此他先是杜绝了商业操作的可能,后来为了让“山寨春晚更山寨”,把电视转播也拒绝了,网民对山寨春晚的关注,与其说是对多年来央视春晚缺乏创意,“假唱”、“潜规则”风波不断的反感,不如说,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走乡串户的文艺打工者,他们适时地发现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媒介。无论其目的是为了成名还是自娱,重要的是,曾几何时,央视春晚就是全中国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心中的天安门,随着山寨城头竖起草民文艺的大王旗,那种唯我独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是的,这涉及到你如何看待现实———我们如何能用一年一度电视上完美无缺的画面来感知我们周围尚显粗粝的生活。可是,在这样粗糙的现实中,你可曾发现寻常人身上爱美的痕迹,可曾想过电视媒体无法抵达之地,那里长年累月文化生活的匮乏?你可曾留意过立交桥下挥舞着扇子起舞的老太,城市有没有为她们提供空气清新的舞台?你可曾想过开往家乡的长途大巴上,那磨损走调的卡拉OK磁带,就是打工者们屈指可数的消遣娱乐?更不要说“模仿”了,这本是一个“模仿”的年代。我们几时在电视新闻里发现过有新意的“会议新闻”呢?连最偏远村镇开发区的剪彩仪式上,礼仪小姐的穿着打扮都一模一样!如果山寨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那么,就让我们屏气凝神,等待山寨春晚的帷幕徐徐拉开.为我们拉扯起首个平民春晚。,属于一个充满希望的2009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