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A清新玉妪诗评:
莫道鸡藤名不雅,花姿优美小玲珑。药用功能多又广,不逊良药紫苏容。
2018-10-22
20:39:59
好友张世林微博诗评:
七绝 . 鸡屎藤(看图写意)
绿蔓花开在顶端,犹如鞭炮扭成团。本来藤上无鸡屎,如此名声怎雅观?
2018-10-22 21:44:51
好友天阁雷公诗评:
花名虽不雅,用途却颇大。搓叶味难闻,止痛助消化。
2018-10-23
09:41:04
鸡屎藤简介(网络资料摘录)
鸡屎藤 : 别 名
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天宝本草》),毛葫芦(《岭南采药录》),甜藤(《广西中兽医药植》),五香藤、臭狗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香藤、母狗藤(《四川中药志》),鸡矢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风藤(《福建中草药》)。
鸡屎藤名称的由来:一般认为鸡屎藤之名出自民间,叶子搓之甚臭,有鸡屎味儿,故名鸡屎藤。
鸡屎藤,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及根。夏季采收全草,晒干。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疡肿毒。
鸡屎藤传说故事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一吃鸡屎藤粑仔汤,还可以补血。按照海南一些地方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家家户户必吃“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粑仔”的做法是将采摘的新鲜鸡矢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放在石臼或碾米机中捣(碾)成粉状,然后用水和匀,掐成约小指大小似小虫状的粑仔。待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姜丝、椰丝,再加适量红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粑仔”就做好了。或是粑仔加入椰奶和冰块,做成清凉的“椰奶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粑仔”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符合绿色食品概念的“鸡屎藤粑仔”现在成为琼海最有名的小吃,1999年,经过本地厨师的包装和提升,更被列为“中华名小吃”之列。
现在再看鸡屎藤略显不雅的名字,在游客眼中反而成为另类的小吃要一品为快。在琼海,鸡屎藤是夜宵当之无愧的主角。夏天,一碗冰镇椰奶鸡屎藤粑籽,冰爽宜人香甜糯软;冬季,一碗热腾腾的鸡屎藤耙仔,伴着红糖姜丝的香味,可以驱散一天的倦意。
鸡矢藤的花语:末路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