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看来,生活中存在两类人,一种是觉醒者,另一种就是随大流的人。这两种人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与构架。首先,我要说的是第一种人:觉醒者,这类人在生活或者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随大流的人。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问题如果要深究的话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无关联,是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要人子放弃自我,不要为天下先,这几千年的教诲、传承根深蒂固,所以它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大多数人随大流,为的是明哲保身。即便是这样,偏偏有那么些人反其道而行之,这类人我称为觉醒者。觉醒者和他接受的教育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予其出身环境、启蒙、天性。觉醒者的特点往往比较孤独,内省,他们在对待人和事上较为敏感,注重细节、拨开迷雾看本质,所以,通常这样的人活得比较累、且痛苦。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周氏兄弟即鲁迅、知堂。前一个无疑是觉醒者,后一个就是随大流的人。对于这两个一母同胞的人结果为什么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呢,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生活的背景、认知出了问题。大家知道,鲁迅是家中的长子,因家道中落,从小遭人白眼,饱受生活之苦,在这样的遇境里长大,心理自然而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直接效应就是对社会的不信任、人的不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首先是个怀疑论者,之后再是生活中的觉醒者。而知堂老人呢,因比鲁迅小的缘故,何况从小受到鲁迅的护佑,过着养尊处优的岁月,为此形成了天性的随意,加上娶了一个日本老婆导致后来变节也是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的事了。做觉醒者难,做随大流者易。做觉醒者难难在与众人格格不入,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受到排挤、攻击、诽谤还有各种莫名的流言蜚语,鲁迅生活中的处境、写照不是如此告诉我们。相比之下,周作人人缘比鲁迅要好的多得多,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区别管区别,生活中依然阻止不了觉醒者的觉醒,他们宁可不被社会接受、遭人白眼、厌倦、甚至唾弃,也不改变生命的原则、立场和信仰,这是觉醒者爱憎分明的意志所决定,不会因为时局发生变化而随意改变。撇开民族大义来说,觉醒者有他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他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朝秦暮楚,而是一往无前,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生活中的我,佩服、敬重、赏识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勇气以及希望,社会中没有这样人存在,生活就看不到光明,社会就陷入了黑暗。让那些愿意做随大流的人去吧,这是个人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做好自己,听从灵魂的召唤,到底是做觉醒者还是随大流者悉听尊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