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思考中漫步

标签:
原创思想文化思考漫步 |
分类: 随笔 |
老实说,一直以来我很喜欢贝多芬,不是因为他创造了伟大的音乐,而是因为他不屈的精神意志和执著的追求以及身处逆境依然不忘初心,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人生态度值得我终身追随与仰止。在我心里,他不仅是乐圣更是长者与师者。他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如午夜星河,永放光芒!聆听他那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无疑是生命的一场盛宴,给人以无限的力量。这就是贝多芬让我欣赏、迷恋到如今到的真实原因。记得三四十年前,幼稚如童的我从友人那里看到一本书,书名叫《贝多芬之魂》,作者是赵鑫珊先生,书写的很厚很详实,容情节、细节、思考于一体,读此书让我化了大概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之后我感觉我的生命在哭泣、灵魂在颤抖,以至于在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潮起伏无法平静。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生命仿佛一夜抽穗、长大,在学会安静、思考的同时,渐渐学会了漫步,长长的漫步!这一漫步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蓦然回首,早已是物是人非,换了人间。
是的,人间可换,但岁月里养成的习惯不能换,生命活着的样式可换,但灵魂与精神必须坚守,爱好、兴趣可以换,然而在信仰或者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须始终如一。这是我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我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能轻易改变。自从生命追随贝多芬以来,生活中的我,处处以他为榜样,阅读、思考、漫步成为为生命八小时以外的主旋律。值得欣慰的是十年前我爱上了写作,迄今为止,我已经写了将近五百万字,面对这五百万字,我不敢说它们将成为我的荣耀,但我敢说它们一定是我学习、阅读、思考、漫步的见证。
生命没有学习,灵魂自然是一片苍白,心灵没有经历思考的培育,自然就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而漫步是两者紧密相连后的一种调节与释放。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任何形式的活动没有比漫步更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了,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漫步更能促进思考进入曼舞的了。难怪在漫步的路上生命一直络绎不绝,卢梭是此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无须多说,单单从他的晚期作品《一个孤独者的遐思录》里就窥见一斑他对漫步的喜爱程度,倒过来说,漫步于他早已成为生命、生活、岁月、思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一步说,凡是行走在此条道上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对思考喜爱的人,贝多芬是如此、林中漫步的海德格尔也是如此,包括康德、歌德、席勒在内,没有一个不是在漫步里活得灵感、快意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撇开历史不说,就拿现实中的我而言,生命在思考中漫步,灵魂在思考中裂变,精神品质在思考中获得满足与上升。尤其是近这些年来,随着生命阅历的递增,学习的进一步加强与巩固以及生命对精神品质的不断要求包括燃言煮字的逐步推进,思考的影子折射到生活、生命的各个角落。当然,无可否认生命在思考中漫步或者漫步中思考是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也就是说,同样的思考与生命在漫步中所获得无论是深度和力度还有体验和常规的静思默想所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前一个是山泉,后一个是井水,同样用来沏茶,质地有着本质的区别。套用达夫先生在《古都的秋》一文的话来说,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经验越多,体会亦越深,这是毫无疑问的。
行文至此,让笔者情不自禁的想起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是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风细细点点,秋味曼曼,蜿蜒的石子路被黄昏突如其来的雨冲刷的干干净净,我独自一人走在秋日的午夜,不时有梧桐落叶从眼前飘落,当时就引发了我心底无名的浅唱。一篇《散步》的随笔营运而生,这也算是我生命有史以来写的第一篇文字,确切地说它是我生命在思考中漫步得来的收获,有此起头之后,再也没有停止过!此事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然而给我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就在当下,历历在目,印在脑海之中……它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犹如我当年读贝多芬的情景一样,尽管贝多芬的脚步随着远去的岁月远去,然而,他的精神之魂和思考中漫步的身影永远被定格于我的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生命有他的引领,人生岁月不会寂寞、更不会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