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宸英题‘风木图’
禹之鼎所绘《风木图》
http://s11/mw690/93c84f37td9e8978995ba&690
《风木图》局部,王煐本人像。以上三幅,均来自《王南村年谱》。
(王煐,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清早期著名诗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出守惠州六年,分篆川南,父丧,未赴任,后任温出道副使仅十日罢免。乾隆时,其诗集列入查禁之书,近年才被发现,淹没近三百年。)
近日,学者宋健新著《王南村交游考》付梓之际,将电子稿寄于我,虽未细读,仍以先睹为快矣!此继《王南村集》、《王南村年谱》又一扛鼎力作。浏览之余,特品读欣赏诸多大家(约为二十余人)为王煐《风木图》所题之诗作,颇有所得。
康熙三十六年(1697)四月,王煐将赴川南之任,其父鼎吕公病逝,遂扶柩归里,守孝哀损骨立。十二月,著名画家禹之鼎绘《风木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风木,即风树之悲,子失去尽孝父母的机会。《韩诗外传》载:皋鱼哭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丹青影印现人间,
谁掘乡贤竟不悭?
未有鸿胪濡妙笔,
哪从黪墨得真颜。
颜肥柳瘦辨时彦,
马鬣牛眠淹市廛。
续罢南陔云鹤逐,
北山之北更南山。
注:鸿胪:指禹之鼎,康熙中授鸿胪寺序班。
黪墨:暗淡的墨色。黪,读'餐'音。
马鬣牛眠:指坟墓。《风木图》所绘马鬣牛眠,乃王氏石桥祖茔,地处窝头河旁,已成住宅商业区。
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诗经
小雅》遗失之诗,只留篇目,而无内容。
北山之北:指归隐,出自《后汉书 逸民列传·法真》。太守欲让法真为属吏,法真曰:“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附:部分《风木图》题诗(摘自《王南村交游考》)
(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为王煐题《风木图》诗手迹)
康熙四十一年(1702)三月,曹寅为《风木图》题诗
风木吟何限,抔圈属孝思。
穷年护丘垄,黪墨变松茨。
破散伤游子,清明摘柳枝。
披图良触迕,日暮更深悲。壬午三月弟寅拜手题
曹寅(1658—1712),号荔轩,又号楝亭、雪樵。先世为汉族,原籍奉天辽阳(今辽宁,一说祖籍河北丰润)。自其祖父(曹振彦)起为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隶属正白旗,历任内务府郎中,管理苏州、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巡视两准盐漕监察御史兼管扬州书局。善骑射,工书法,富藏书,能诗及词曲。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
据王煐《挽曹荔轩使君十二首》其十二:
三世论交七十年,君家祖德古名贤。
感知未报虚先命,徒束生刍哭几筵。
诗后自注云:“国初,先大人于患难中获交于令祖转运公护持指示得归民籍,其详见己丑病后寄公诗注中。”按此诗作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七月下旬
,上推七十年,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这一年,曾在崇祯九年(1670)宝坻陷落中侥幸逃生的王鼎吕落入清兵之手,加入满洲某旗,幸得曹寅之祖曹振彦从中“护持”,才又“得归民籍”,避免了入旗为奴的命运。
王煐曹寅最初订交,约在康熙二十年(1681)。
朱彝尊题诗二首
鸿胪下笔写寒木,飒飒风声动树间。
绝肖川南王副使,麻衣如雪见星还。
记得吴趋唐六如,曾将尺纸貌皋鱼。
新图别自开生面,树底飘残泪满裾。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禛称“南北两大宗”。
毛奇龄为《风木图》题诗三首
闻君为思亲,筑楼表忆雪。
如何茂木间,朔吹更寒冽。
吴隐南中守,曾因哭父还。
王阳真孝子,肯度苽头关。 (愚以为:‘苽’可商。)
迢迢青桤林,中有痛心处。
刁嘹助悲吟,何止数株树。萧山弟毛奇龄初晴氏时年七十有八
尤侗为《风木图》题诗二首
每爱华阳夜梦中,入官犹自听松风。
谁知一点皋鱼血,化作霜枫万叶红。
闻说王阳度阪来,三年庐墓有余哀。
只今素韠还如故,白马青袍安在哉。 鹤栖老人尤侗题
时年八十有四
汤右曾为《风木图》题诗
秋草自成径,悲风乍入林。
松枝如盖合,溪水到门深。
郁郁佳城气,伥伥孝子心。
惊乌沙际起,落日万峰阴。 仁和同学弟汤右曾拜题
王原为《风木图》题诗
谁写栾栾衘恤形,数株风木入丹青。
知君纵有林泉癖,涧语松吟不忍听。 西亭居士原题
宋荦题诗二首
颜生负土群乌助,褚子居庐野鹿驯。
毫颊今添图画里,麻衣如雪是何人。
蓼莪一恸停春社,风雨三更守墓雷。
自是孝门传永世,松风涧水写余哀。
姜宸英题诗二首
石桥流水绕孤坟,独立苍凉倚乱云。
恠鸟欲啼山树黑,夜深时共哭声闻。 (恠同‘怪’)
风起白杨愁暮寒,荒蹊无路棘团团。
父兮母兮知何在,不见儿衣身上单。
姜宸英是王煐京中故友。康熙三十六年(1697)四月,王煐之父王鼎呂去世,將于明年安葬,王煐请这一年的探花、诗文书法闻名天下的友人姜宸英撰写墓表。姜宸英《翼明王君墓表》云:
“宝坻副使王君,余友也。守惠州六年,又二年,遭奉政公忧归。与余别九年,复相见于京师。既练除矣,而哀不少衰。将以明年己卯吉月日,合葬公城南石桥之祖茔。以状请益都赵赞善铭之幽,而属余表其墓道于石。”
姜宸英(1628-1700),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著名书法家、史学家、诗人,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康熙三十六年(1697)七十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越两年为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牵连下狱死。
钱名世题诗
高原万木秋萧索,独立伤神向寥廓。
五鼎三牲不可恒,牛眠马鬣长如昨。
颊毫点染恐未工,蹙口一啸生悲风。
人生大半皋鱼泪,白华须补蓼莪废。
查嗣瑮题诗
山苍苍,风屑屑,松可枯,泉可竭。
羸然者谁谢巾幭,五十麻衣但如雪。
綘人姓名那忍斥,传与斯图共鸣咽。
赵执信题诗
竟变轩冕相,只为山泽癯。
终然方寸中,不屑猿鸟俱。
况当凶忧时,蒿目祥与除。
草土讵云佳,丹青宁足娱。
吾党王夫子,躬筑南村庐。
蓼莪时一吟,泪尽长林枯。
何人写形容,神气惨不舒。
寒溪咽细流,悲风无时无。
始为折臂营,既作闻雷呼。
独立向寥廓,青天照踟蹰。
由来至性子,举动寻常殊。
终身傍坟墓,此志非虚迂。
山川或恐迁,竹帛良难渝。
寄语好事者,无然侈画图。 秋谷友弟赵执信题
本年,姜宸英为王鼎吕撰写墓表、赵执信书铭。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王煐一生的挚友。
赵执信幼承家学,颖悟绝伦,九岁捉笔为文,辄以奇语惊其长老,被目为圣童。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第二名,十八岁中会试第六名,殿试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是时,方召试博学鸿儒,四方积学雄文之士麕集京师,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康熙二十年(1681)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年(1684)充山西乡试正考官。二十五年(1686)迁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兼予修《大清会典》。执信好纵酒,喜谐谑。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订交,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是以大得狂名于京师。二十八年(1689)秋,执信与查慎行等在友人洪昇寓所宴饮观演《长生殿》,时值佟皇后之丧未满百日,国恤止乐,为礼科给事中黄六鸿所劾,遂削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