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谈“慎独”

(2023-10-30 15:57:33)
标签:

杂谈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把“慎独”视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词出《礼记·中庸》:“莫见乎稳,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按照汉代经学大师郑玄的解释是:“慎独者,慎其闭居之所为。”《汉书·刘向传》也说:“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也就是即使独处,也要严守正道不做歪门邪道的事,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即使没有人知道,也还有天知、地知、我知(自己的心知道),这样才能做到“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新论·慎独》),才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无愧于自己的人生,而东汉杨震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古人推崇的“君子慎独”且修身养性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东汉时,有一位叫杨震的人在荆州当刺使。他豁达大度,求贤若渴,发现有一个秀才王密是个人才,而且此人颖慧过人,不仅慎思、明断,还有能审慎处理问题的能力,便推荐王密为昌邑县令。

后来,王密业绩瞻目被任命为东莱太守。在他经过昌邑时为感谢杨震的提携之恩,便对杨震照应得无微不至。一天晚上,王密悄悄地来到杨震的住处,见屋里没人便拿出十斤黄金送予杨震,以谢恩师的知人识人。

杨震连忙挥挥手,“之前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

王密小声地说:“现在是黑夜,没人知道。”

杨震正色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王密听到这话后,羞愧地退了出去。

杨震为人诚实正直,后代也过着简朴蔬食步行的生活,一些老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点产业。

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用这样的好名声作遗传,不是十分丰厚吗?” 可见,一个慎独的人,往往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

 “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它依靠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道德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即使在无人监督,甚至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能用“赠人玫瑰留有余香”的举措做人做事,同时不说损人利己的话,不做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坏事,这才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那些更慎独的人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慎独的人犯错之后,敢于改正错误承担后果,哪怕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医生,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来找他看病。这位医生检测发现妇女子宫里面有一个肿瘤,需要手术切除。

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手术室里面全是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对于做过几千次手术的名医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当他切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望去。顿时,拿刀的手一颤,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一件无法相信的事突兀在眼前。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而是一个胎儿!”医生惊愕地说。同时,他的手颤抖了,内心在矛盾之中挣扎。

如果把胎儿拿掉,病人被告知肿瘤被切除,病人肯定会感激他恩同再造;反尔,如果他承认自己看走眼了,他就会声名扫地。

在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医生下定决心。他小心翼翼地缝好刀口,回到办公室等病人醒来。

病人醒了,他走到病人床前,对病人和他的家人说:“对不起!我看错了,你只是怀孕了,你没有肿瘤,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很安全,你会有一个可爱的孩子的!”

病人和他的家人都惊呆了。几秒钟之后,病人的丈夫醒悟过来,冲了过来抓住医生的衣领,恶狠狠地喊:“你这个庸医,我定要找你算账!”

后来,孩子果如医生所料,安好且很健康,而他被告上法庭几乎破产

医生的几个朋友知道此事后嘲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算你说那是畸形死胎,谁能知道呢?

天知道!”医生只是笑了一笑说。

可见,西方操守道德的人也对“慎独”有着一种膜拜的崇敬!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会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中西方的两则例子,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慎独的人都有做人的底线,即使明知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皆能在为人处事时不会被得失所迷,皆能表里如一、心口如一,心情也不会因得失所累

同时,西方的这则故事也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公开场合下,因为有人监督,还比较容易做到不做坏事,而在独处时也一样不做坏事,这就需要有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需要用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就是需要做到“慎独”。

然而,这世上总是不太平,总有恬不知耻、作恶多端的国家和坏人干着一些怙恶不悛的事。

某些国家总是喊着平等自由的口号,在世界策动动乱或发动战争,唯我独大,唯我独尊,却不知物极必反这个道理。

当你的国家做了许多坏事,遭到世界唾弃,你就会像希特勒、日本天皇那样站在历史的审判席上,你的国家也会日落西山!而且笔者深信,坏事做过头必遭历史的惩治,这是一条铁定的规律,世界人民也将试目以待!

同样,某些人做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后,即使人不知鬼不觉,也会寝食难安,不仅常遭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也害怕哪一天东窗事发后锒铛入牢。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你必会形容枯槁、生不如死、悔不当初(这里,排除作恶多端、恬不知耻的人),犹如俗话所说,人的一念之差,可以使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坏人,也可使一个坏人变成好人

因此,我们都要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时时处处注意“慎独”的修养,不仅能避免和少犯错误,即使有错误和缺点,也能够较自觉地加以纠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一步步完善自己,让自己活得更真更善更美,用笑面对人生面对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春寄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