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鄂华先生逝世!
标签:
鄂华先生著名作家沉痛悼念杂谈 |
分类: 身边事 |
鄂华在文学界享受盛誉,1990年、1994年获得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其10余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1996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特别成就奖”。
治丧委员会主任由省作协党组书记马克担任,副主任由省作协主席杨廷玉、省作协原主席张笑天担任。省作协主席杨廷玉在北京出差时得知噩耗,他说:“鄂华先生是我省非常有成就、非常有威信的作家,对我省有重大贡献。”杨廷玉说,鄂华是“文革”前我省仅有的两位专业作家之一,“老先生在全国都享有盛誉,他的离去,对我省文学界来说损失重大。”
一生著作涉猎广泛
1956年,他发表第一篇国际题材短篇小说《自由神的眼泪》,在国内引起注意。1962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除小说、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外,还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新诗、旧体诗词、文学理论、文艺评论等不同体裁的作品,翻译过英文诗歌。他的作品富有诗意,善于以广博的知识来加强厚度,使读者从多方面受益。他的长篇小说《水晶洞》,短篇小说《樱桃园》、《让那燕子归来》、《失落的记忆》,长诗《雁姑峰上的石像》等多部作品曾在全国和吉林省获奖。鄂华一生作品涉猎非常广泛,很少有作家像鄂华先生那样涉猎得那么广泛,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里都能够获得成功,比如他创作的儿童文学《水晶洞》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文学作品《世纪之战》获第一届东北文学奖,报告文学《他看见了海》获上海首届《文学报》企业报告文学奖,广播剧剧本《让燕子归来》获1985年广电部全国广播剧奖……此外他还涉猎电影剧本范畴,创作的《祭红》等作品均已拍摄。除了文学成就,鄂华先生的为人也有深刻印象,鄂华先生为人非常勤奋、好学,同时又是一个性情中人,身上有那种身为作家特有的个性。他在文学界是老前辈了,但每次见到他总是那么谦和,有修养,还经常提携青年作家,他总说青年作家是文坛未来的希望,所以应该尽量去帮助他们。
网友自发网上悼念
鄂华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开,网友纷纷写悼文纪念这位老一辈的作家,还有网友为鄂华设计悼念网站,内容包括鄂华的生平简介、相册、文献列表、追忆文章等,网友可在该网站选择点烛、上香、献花、祭酒等方式祭奠,也可以在该网站发表文章纪念鄂华。
鄂华生平
原名程庆华,1932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北荆门。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名誉委员,吉林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发表国际题材系列小说而享誉国内外,当时就被周扬、茅盾誉为“独具特色的一枝鲜花”。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在黛色的波涛下》、《水晶洞》、《女皇王冠上的钻石》、《祭红》、《丹凤朝阳》、《铁路老工人》等。现已编辑的《鄂华文集》,全套20余册即将付印。
对于与朋友的最后一面,张笑天记忆犹新。在鄂华清醒时,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去年12月,那时著名作家王蒙到长春采风,请鄂华、他和另外两位朋友吃饭,相谈甚欢,却未料到是最后一次交流。
而昏迷后的最后一次见面,却是在鄂华去世前的一个多小时。那时他赶回家为其写挽联,没想到一个小时后,便阴阳相隔了。张笑天特意将挽联内容记录在手机中,“文苑赤子,一路潇洒,文章存永世,名流千古;瀚海墨卷,百年辉耀,雄风代长歌,光启后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