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旋dongxuan
东旋dongxu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04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痱子是中暑症状   防暑锦囊妙计

(2010-06-23 17:34:08)
标签:

夏季

炎热

中暑

避免

解暑药

健康

分类: 生活常识


    中暑急症是发生于夏季热浪期的一种热相关疾病,是表现为体温调节中枢和汗腺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轻者表现为热疹,重者常可致命。中暑最常见于儿童(4岁以下)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药物成瘾、精神疾病、职业性高温暴露及对高温气候不适应或适应不全的人群。中暑患者通常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热疹(或称痱子),为高出皮肤表面的斑丘疹,或瘙痒性红色疹,见于衣服覆盖的皮肤。常因汗腺导管堵塞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口服相关抗生素治疗,加用抗组胺药,皮肤涂擦洗必泰霜或1%水杨酸溶液(每日3次)以止痒。
    2.热水肿,是由于肢体皮下血管扩张和组织间液积聚引起的四肢皮肤或手足肿胀。热水肿常呈自限性,很少超过数周。治疗包括抬高患侧肢体,严重者应用加压袜。应避免使用利尿药,以防加重血容量不足。
    3.热痉挛,在气温高、出汗多时,患者常表现为下肢腓肠肌和腹部肌群痛性痉挛,持续数分钟缓解,常见于运动或体力劳动期间。中心体温正常或升高。通常与炎热天气大量摄入低渗液体引起稀释性低钠血和通气过度有关。治疗包括休息和口服电解质溶液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口渴或出汗多的病人,应饮用含有电解质的平衡溶液来补充丢失的水分,不要大量饮用凉白开水,以防引起体钠缺失。
   4.热衰竭,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痛、无力、多汗、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或直立性低血压,中心体温升高或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表现。发病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有关。应将患者安置于有电扇或空调的房间,使室温维持在25 ℃~26 ℃,卧床休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口服电解质溶液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充多种水溶性维生素。这种病人在症状缓解前要进行密切观察。
   5.热晕厥,炎热天气里,常由于周围血管扩张、血管舒缩张力降低或血容量不足引起,表现为低血压、虚脱或晕厥,常见于老年人和热环境适应能力差者。就诊时有的病人可有直立位低血压或心动过速。对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以除外心脏、神经或其他严重病变引起的晕厥。经卧床休息和口服或静脉补液后,大多数患者可较快恢复。
   6.热射病,在高温、高湿和无风天气或在室温高、不通风的环境中发病。遇到精神状态改变或昏迷、抽搐和高热患者(中心体温>41℃)时首先要考虑热射病。这是一种致命性中暑急症。临床上分为两型:①非劳力性中暑,多见于体衰、多病和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或婴幼儿,表现为高热、昏迷和无汗,或称典型中暑;②劳力性中暑,多见于年轻患者,常在高热环境或职业性热暴露(如军事训练、体育训练或重体力劳动等)后出现精神和神经病变,如共济失调、行为反常、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此病需与感染(脓毒症、脑膜炎、脑炎、破伤风、伤寒和脑脓肿)、中毒(抗胆碱能药、酚噻嗪、水杨酸、五氯酚、可卡因、安非他明,以及酒精戒断)、代谢和内分泌急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枢系统疾病(癫痫持续状态和颅内出血)、神经安定药引起的恶性综合征和恶性高热等鉴别。热射病病死率很高,不迅速降低体温常可导致重要器官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死亡。
   确诊后应将病人迅速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误吸,进行气管内插管,予以高流量吸氧,如有呼吸或心力衰竭,需立即进行相应复苏措施。
  
  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气象专家表示,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1、适当喝一些盐水
   夏日防中暑,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炎炎夏日,保持愉快的情绪也十分重要,安闲自乐,切忌大悲大喜。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冬瓜汤、苦瓜等清火润肺的食物。多吃榛子、腰果、土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预防中暑。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
   2 、出行避开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
   有些市民喜欢户外运动,即便在炎炎夏日也不愿舍弃这个爱好。需要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的市民,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液、十滴水、仁丹等。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中暑的现场救护法
   中暑的先兆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轻症中暑,除先兆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表现,体温升至38.5℃以上。再严重则会出现热痉挛和热衰竭。
   【现场救护】
    1、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
    2、解开患者衣领散热。
    3、辅以含0.3%盐的清凉饮料,补充盐分和水分。还可在患者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中药。
       对于热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吃橘子来补充钾。经过这些处理,一般30分钟到数小时就可以恢复。
       重症中暑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就是热射病。这是由于头部受阳光直接暴晒,使得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体内热继续。高温环境中出现高热41℃以上、不出汗、意识障碍、皮肤发紫时,就应该考虑患者是否为热射病。热射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中暑症状,死亡率可达5%到30%,一旦出现热射病,在就地抢救的同时,要毫不犹豫地通知附近的急救中心或医疗机构,由医生来抢救。

  【防暑小口诀】

   湿热天气暑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淡盐水、酸梅汤,解暑补水来预防;未渴先饮备足水,急救中心做保障;长期工作在楼房,很少机会晒太阳;心肺脑肾有疾患,耐受性差要先防;暴晒时间不能长,避免中暑把人伤;自知之明不逞强,量力而行保健康。
     除了中暑预防措施,市民还可通过刮痧、针灸、拔罐等中医养生法为身体进行调理。
    夏日食补三宜
    除了药补,食补也是夏日进补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的食补,能对身体机能进行全面的康复和调理。
    1、宜进补苦味食物
       针对夏日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以及人的身体在夏日易呈现的阳热过盛、暑湿困脾、津液毁伤等变化,宜适当进补苦味的食物。
    2、摄生宜补钾
      现代医学夏日健康食谱以为,夏日摄生宜补钾,因为钾是人的身体不成缺乏的微量元素。成年人的身体里面含有钾150克,存贮在细胞表里,起着维持细胞表里渗入压和酸碱均衡的效用,维持神经器官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在很热的夏日,空气温度高,人的身体大量出汗,致使体内丢掉一部分水分和盐,随汗液排出的另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钾。如果体内缺钾,往往会令人感到疲乏、困倦无力,精力、身体的力量下降等症状,特殊情况会呈现耐热均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变态和全身肌肉无力等。
   补钾后往往会令人精力奋发。补钾能制止高血压对动脉壁酿成的机械毁伤,并能减低高血压患者中风的病发率。最佳的补钾要领是,在平常饮食中多吃些含钾富厚的食物,如黄豆、红豆、鲜豌豆、嫩大豆荚、油菜、芹菜、菠菜、海带、甘紫菜等。牛乳、鹅肉、鲤鱼、鳝鱼等食物也含有一定含量的钾,应时常食用。
    3、女士宜补铁
     在炎热的天气里,有些女性反而会时常诉苦身体怕冷,这是怎么回事呢?有研究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铁。美国的医学研究人员曾经对数百名穿戴泳装在寒气室与潜泳池中产生颤栗的女孩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她们多数出现缺铁的征象。
    女性可以在任何什么时候增补铁,而女孩还要在经期中掉去不少的铁。凡时常感到冷的女性,可查验一下血液中的含铁量,科学判断该怎样补铁。
  提议:凡出现缺铁征象的女性,夏日宜补铁,应多吃些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豆成品及其他根类与绿叶植物;与此同时,在医生引导下,时常服用补铁制剂。
     家中应备哪些解暑药?
    解暑药多含挥发物质
    入夏后,家庭小药箱里最好准备些解暑药。但保存时要格外注意。总的说来,许多解暑药都含有挥发性的物质,如果封存不当或受到阳光暴晒,就可能失去药效。
    解暑药失效的现象确实存在,因此如果家里有去年留下的药品,自己对保存效果又没有信心,更新换代是合理的选择。解暑药最好现买现用。此外,外出时最好身边也装上一两支,以备不时之需。
    十滴水针对头晕恶心
    那么,解暑药种类繁多,是否用哪种都可以呢?不同的解暑药功能各异,人们先要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十滴水针对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疼、胃肠不适等症状,具有健胃祛风、祛暑散寒的作用。需要注意,该药不宜多服,孕妇忌用。仁丹针对恶心、胸闷等不适,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的功效,当天气太热出现伤暑、恶心、胸闷时,可口服或含化仁丹,每次10—20粒。但因其含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婴儿、孕妇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禁服。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此外,夏季因吹空调或阴雨天气引起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出现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