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三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这就是肝炎……”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肝炎的知识宣传普及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人们对肝炎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在如何防止、如何正确对待、如何治疗这些问题上,仍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多万 每年30万人死因与乙肝相关
在我国肝炎最多见的有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等,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染,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途径传染,因而更需重视,尤其是乙型炎肝。
据资料显示,约57.6%的人口过去曾或现在正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目前我国有9300多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在一百个人中每年有30万余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在11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目前仍有很多人对乙肝缺乏认识,常误认为是遗传病,不知道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近年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在乙肝防治知识的普及上多有举措,特别是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使得小年龄组的乙肝感染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全人群平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水平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年轻人,明知道自己是携带者,却因无症状或是症状不明显而未重视。不少人有明显症状后到医院就诊时,已无逆转的可能。
忽视定期检查 “鬼门关”里走一遭
肝炎治疗要树立远、近目标
乙肝转阴不应成为唯一目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被称之为“乙肝三步曲”
病毒性肝炎都比较隐匿,因此病人多容易忽视。据调查,大部分肝腹水、肝硬化、肝癌患者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会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测,更不用说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而据临床肝脏病理活检数据统计,只有10%的携带者是完全正常的健康者,90%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慢性乙肝不可能治好所以不用治”的说法,这种说法不对。
实际上,慢性乙肝也是需要积极治疗的。目前乙肝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消炎护肝及体细胞疗法等,其中,体细胞疗法能有效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程。
虽然目前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一定不能漠视自身健康,要定期检查,并积极进行治疗。专家强调,转阴不是治疗的唯一目的,最主要的是通过规范化治疗,减少体内的病毒细胞,稳定病情,让携带者别发展成肝癌。因此,在肝炎治疗上要有一个近期目标、一个远期目标,近期就是把病毒控制住,远期目标就是不要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
因为病毒性肝炎在全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的人数大约是五亿,这五亿多人相当于全球人口的1/12。“我是第12位吗?”意思就是“我是5亿肝炎患者之一吗?”。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这些人很可能就在你我的身边,而并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其发病远远高于艾滋病与任何癌症,但也有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已感染肝炎病毒。希望通过这一口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思考,并宣传如何预防感染。
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全世界各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因此,由世界肝炎联盟发起,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世界肝炎日”。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和联合体,世界肝炎联盟代表全球超过200个乙肝和丙肝的患者团体、5亿名全球乙肝和丙肝患者,发出同一声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