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忽视的“小中风”

(2009-07-07 19:47:30)
标签:

杂谈

    正是这些常被人们忽视的“小中风”(无症状中风),在日后会酿成大祸。大家一定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抓住小中风(卒中)的蛛丝马迹。 小中风的所谓“无症状”,其实是有症状,大脑每一个功能区发病都有症状,只是不典型,不容易被人察觉。而这些症状常被忽视掉。以下症状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一,一过性头晕。晕10分钟左右就好了,通常病人不会去医院。

二,一过性头痛。

三,一过性视物不清,尤其是单只眼和单侧视物不清,这时候可能是中风的症状,但是很多人因为肢体活动没有问题,就不把这当做脑血管病。

四,一过性言语不利。突然找不到正确的词语表达,或是讲话的时候出现一过性逻辑错误,都不是像真正的病人似的说不出话来,只是感觉到这两句话逻辑不对,可能家里人和病人自己都不会注意。

五,一过性肢体麻木。

    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三种:第一,腔隙性梗死(腔梗),因为不在脑的关键部位,常常没有症状,无症状脑血管病80%都是腔梗引起的;第二,脑白质疏松,患者有慢性缺血,属于缺血性血管病;第三,脑微量出血。只有用非常特殊的检查才能知道,可用磁共振或者叫梯度微波磁共振检查,出血很小时,一般没有症状。不是像一般的人们理解的脑出血那样一定要昏迷,其实脑出血也可以无症状,这取决于出血量的多与少。

     无症状中风后果很严重

    无症状脑血管病的危险有二:一是它预示着脑组织已有不可逆转的脑血管损害,后面会有大的脑血管病,它是大病的“先遣队”。二是尽管后面可能不会得大的脑血管病,但是可能会出现抑郁、痴呆等障碍。

    危害一,会使患中风和死亡危险增加。例如无症状脑梗死(腔隙梗死)的患者,在之后1至5年之内,总体死亡会增加1.8倍,出现大面积中风的机会增加1.6倍。

    危害二,它会造成人认知功能低下。血管认知功能低下(血管认知障碍)也是由各种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其中包含痴呆。比如记不住事,就像老年性痴呆是渐进性的,先是中午忘了早上吃的什么饭,然后是几年之后忘了几年前的事。先忘近期记忆,之后再忘远期记忆。再比如说计算、推理、逻辑思维、认人等出现问题。血管认知障碍里先会有记忆的问题,之后是定向的问题,出门会走失,找不到方向感,更严重的会出现计算障碍问题,再严重就会出现认知障碍,看着很熟的一个人,老觉得在哪儿见过,怎么也想不起来。

    危害三,血管性抑郁。像有的老人待在家里,总感觉自己没有精力。到哪儿都感觉自己欠别人的,感觉自己什么也干不了,睡眠也不好,这是典型的抑郁症。血管性抑郁的第一个表现是早醒,之后同时会感觉情绪低落,开始的表现是烦躁,每天烦,谁惹都烦、不惹也烦。再之后是情绪低落,这是血管性抑郁最典型的表现,从开始睡眠障碍,之后出现情绪障碍,情绪障碍到最后,10%的人会走向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

   发现无症状中风后怎么办

如果正确处理,小中风的症状都可以消除,中风可防可治,预防百分之百是有效的,只不过所有发病的人都是不恰当的预防,或是没有预防。

  发现无症状中风之后,需要做三件事:

一,到医院评估未来血管的风险。有了小中风,未来发生脑中风的风险到底有多高?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到医院去检查脑血管,看大血管是不是有目前还没有出现症状的脑血管损害;通常在医院要接受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两个非常简单的无创检查。二是检查有没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二,已发生过无症状性中风,预示着要预防要升级了,这时候要用预防药物,包括两类:一是与危险因素控制有关的药物,比如有血压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降压药;有糖尿病,要吃降糖药。除此之外还要加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

三,到医院查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及高级神经功能是否有障碍。

   脑中风不是中老年人专利

从脑中风发病的年龄看:每个年龄段脑血管病都在发病,它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45岁以下的人不要以为脑中风与自己没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