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好您的肾脏

(2009-06-14 19:10:52)
标签:

保护

肾脏

重要

注意

健康

分类: 健康小知识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内分泌和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和肾素等活性物质的主要器官。慢性肾脏病是隐形杀手,患者合并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是没有肾脏病人群的20倍。每个人都应重视保护肾脏,定期进行肾脏病的早期筛查。
                        保护肾脏八方面入手

  一、吃:要清淡适量

  1.减盐。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排钠。这就意味着,如果您平时口重,就会摄入过多的盐,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脏不能排除过多的盐分时会诱发高血压,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缺血性损害。

  2.少油。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油脂应在30g以下。如果平时油脂摄入过多,就很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和肥胖。高脂血症和肥胖不仅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能导致肾脏疾病。因此,每个人都应力争通过进出平衡(即热能的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状态),使自己的体重和腰围达标。

  体重是否达标,目前通常是用体重指数来表示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我国成年人BMI正常范围是:18.5≤BMI<24。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我国成年人的腰围标准是:男性<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表示为中心型肥胖。

  3.高蛋白食物莫多吃。正常人的肾脏具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可以完全代偿由高蛋白饮食引起的肾脏排泄的增加。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在1.0~1.2g,就能够满足营养需求,没有必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储备功能已经降低,经常摄入高蛋白饮食能迫使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结果会导致肾组织硬化和功能进一步降低。所以,老年人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二、喝  要注意选择

  1.喝什么水好。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水产品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普通的白开水仍应作为首选。淡茶也适合多数人喝。在手边没有开水的情况下,可以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不提倡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是当天的开水当天喝,不饮用千滚水、蒸锅水。因为千滚水、蒸锅水、隔夜水和隔夜茶里面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显著增高,经常喝这样的水有害健康。

  2.每天喝多少水。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应喝1200毫升水。由于每个人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加上季节等环境因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减。

  3.酒该怎么饮。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消化道黏膜和肝脏功能,并造成脂肪肝、酒精肝。而有些肾脏疾病即来源于肝脏疾患。为保护肾脏起见,建议大家做出明智的选择,自觉地限量饮酒。即使喝,也要尽量选择低度酒少量饮用,如啤酒、葡萄酒或黄酒。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饮酒的日限量值为——男性:酒精量≤25g,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女性:酒精量≤15g,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的白酒50g。

  三、排  要及时勿拖

  1.憋尿是个坏习惯。一般正常成年人膀胱的容量为800~1000ml。当膀胱中尿量达到150~200ml时就开始有排尿的感觉;当尿量超过400ml时,就有强烈的排尿感和尿憋感。当感到尿憋时,输尿管和肾盂可有轻度扩张。长时间憋尿易导致尿液返流和诱发细菌感染等。

  2.及时排尿利于肾。养成开始有排尿的感觉时及时排尿的习惯,及时将膀胱排空,尽可能减少尿液在膀胱的潴留时间,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四、睡  要避免熬夜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抵抗力对于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人体抵抗力与睡眠密切相关,而睡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作息是否顺应了生物钟。睡子午觉是祖国医学对于人体养生的一个重要观点,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正确的养生规律。

  建议大家尽量避免过夜生活、开夜车。如果工作需要,也要在卧室营造类似夜间的环境,以利于获得良好的睡眠,使抵抗力得到恢复。

  五、动  需因人而异

  1.多数人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中老年人群多数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如此。

  3.无论是锻炼,还是工作、操持家务,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会使抵抗力降低。    

  六、药  莫随意服用

  1.中草药不一定都安全。在我国百姓当中,认为中草药无毒或毒性很小的偏见普遍存在。但实际上不尽然,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就是导致急、慢性肾损害最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常见马兜铃属植物有: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寻骨风等。因此,大家要提高对中草药毒副作用的警惕性,要在医生指导下,而不是自己随意服用。

  2.不少西药具有肾脏毒性。常见的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包括:镇痛药、退烧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造影对比剂等。

  ≥60岁的老年人由于肾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如肾脏重量减轻、动脉血管硬化、血流量下降、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尿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等,因此是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高危人群。

  药物主要通过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管腔内阻塞、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等损害肾功能。也有少部分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病毒药物,也能导致肾小球损害,出现较多尿蛋白。

  七、降  有效控制血压

  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延缓和防止肾脏损害的重要措施,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八、查  要定期、深入

  1.定期验尿。

  ①尿常规检查。这是目前各级医院筛查肾脏疾病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潜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等项目测定。尿常规检查方便、快捷,通常30分钟后即可看到检查报告。

  ②其他尿液检查。由于尿常规检查是一天中随机留取的一段尿液,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所以,出现蛋白尿者应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及肾功能(包括血浆肌酐、尿素、尿酸等)检查。对于出现血尿的患者,还应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和数量检查(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初步判断尿红细胞的来源。

  特别提示:健康的中老年人,每年应该检查1~2次尿常规。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中老年人,应每3~6个月检查1次尿常规。已患慢性肾脏病的中老年人应每1~3个月到医院随诊1次。建议出现肾脏损害的肥胖患者,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3g以下。

  2.影像学检查。对于血尿突出的患者,尤其是正常形态或均一型红细胞尿患者,应该进行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或CT和磁共振检查。

  3.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以寻找血尿的来源。对于通过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甚至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诊,观察血尿变化的情况。

  4.肾功能检查。经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或血尿者,均应该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清肌酐、尿素、内生肌酐清除率,并通过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查测定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