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检查五方法
为防患于未然,老人要经常自我检查足部的变化,不要等到有了病再去医院治疗。那么,老人该怎样检查自己的脚呢?
一看皮肤外观
正常人的足部颜色与身体其他部位是一样的。如果穿的鞋挤脚,大拇指的皮肤就会呈红色。如果不及时更换合适的鞋,脚还会受到压迫而破溃甚至感染。
此外,由于足部很容易发生一些血管病变,因此,在发生下肢动脉栓塞时,足部的颜色就会出现改变,如呈现轻微的紫色,触摸时还会感觉两只脚的温度不一样。
检查方法:用手压脚趾尖,正常人的趾尖用手压下去甲床立即变白,放开后两三秒就能恢复如常。如果受压后甲床的颜色恢复得很慢,就说明足趾的血液循环不良。
二看有无足弓塌陷
如果第二趾跖骨头部位疼痛且有胼胝,说明老人的足横弓可能有塌陷了。此外,由于正常的拇指负重占前足的30%,所以,当老人发生拇外翻时,拇指负重降低,第二趾的负重就会增加。长此以往,第二或第三趾的跖骨下就会出现疼痛并出现胼胝体。这也提示老人的足弓塌陷了。足弓塌陷后,容易发生跟骨外翻和内踝下疼痛,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如果疼痛超过72小时,就应该看医生。
检查方法:脚沾水后踩到比较干燥的地方,观看足印,如果脚底和地面接触的面积非常大则为平足,而老年人足弓塌陷时常表现为平足。
三看灵活柔韧性
检查办法:
1.在地上放一块毛巾或布,用脚趾去抓,能抓起来就说明足的灵活性好。抓不起来,就说明足的灵活性较差。
2.先用前脚掌站在台阶上,再把脚跟往下放,此时跟腱会受到牵拉,如果感觉疼痛,说明踝关节的活动已经受限了,不要继续做动作;如果受牵拉后跟腱痛得厉害,就不要做这种练习;如果只是觉得比较紧张,足根部和小腿受牵拉,但不很痛,就说明还有余地,经过锻炼,踝关节的活动能够改善;如果能把跟部放下去,不受任何限制,说明您的踝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都很好。
四查足部感觉
糖尿病会造成末梢神经炎,使足部感觉变得迟钝。
检查方法:拿一支带橡皮的铅笔,用橡皮头擦擦足内、外侧的皮肤,体验自己的感觉是否一致。也可以对比一下两只脚、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感觉,是否对称、一致。如果有明显的感觉差异,提示可能有腰椎病变。
五测平衡能力
我们的双足有稳定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检测方法:闭上双眼,单脚站立,记录站立的时间。50岁左右且没有特殊疾病的人应该能站立10秒钟左右,50岁以上的人应能站立7秒钟左右。但是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的老人不要做这种检查,以防摔倒。
足部锻炼两要点
人们常常去健身房相互比较二头肌、背肌锻炼得怎么样,却很少有人比较脚的锻炼情况。其实,我们的双足也有锻炼方法。
要点1:强化静脉泵
经常走路 人在站立时,脚部的血液要从地面的位置返回到心脏。靠什么力量返回去呢?一靠动脉的压力,二靠平时的运动。在我们的足底有个“泵”,医学上把它叫做静脉泵。行走时,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挤压将血液泵回心脏。所以,老人经常走路,对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非常有益。
安全第一 从安全、简便的锻炼要求来看,走路这种方式也最为符合。老人一般每周走3次,每次行走20分钟比较适宜。
安全标准:用220减去人的年龄。例如一个50岁的人,在走路锻炼时的最大心率是:用220-50=170。如果走路后心率超过170就是危险的。
最佳心率:最大允许心率的60%~70%。老人可在身体状况比较好时用这个指标作为判断标准。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自己的身体情况更为准确。
要点2:增加柔韧性
1.足踩在地上,把足跟抬起来,站5秒钟。然后用足尖着地,再用足背侧着地,坚持5秒钟。这是一组动作,主要是锻炼足部关节的折曲、背伸能力。
2.在地板上放一块毛巾或一块布,用足趾去抓,这样可以锻炼足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还可以用足趾逐一将20个玻璃球夹住,然后放到一个盒里,每天做两次。
3.在四个足趾间隙各放一个直径为1~1.5厘米的圆柱,然后用手指去挤压足趾,再用手指活动足趾。圆柱可以用布或卫生纸制作。
4.把两趾用宽一点的橡皮筋套起来,向外牵拉,也可以用橡皮筋把脚趾整个套起来,然后尽量向外分脚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