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端午赈灾特别节目“We are
ready”。昨天,我无意中将电视拨到中央3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6月8日19:30端午特别节目——《铭记》正在演播。看后很受启发和激动。每一个环节都很感人,是中国人对国家、对亲情、对责任、对生命的又一次洗礼。节目的尾声时,主持人朱军带大家一同回味着嘉宾在这面黑板上留下的那些感人关键词:“爱”“亲情”“感悟”“坚强”……在此次大地震中,灾区人民是那么的坚强、解放军战士是那么的可爱、全世界的华人是那么的令人感动,我就忍不住热泪盈眶。地震后大家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要珍惜生命,活着真好!
于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爱”字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能让我们本不善说“爱”的中国人如此大方如此深情的说出“我爱你们!”。听过嘉宾们在灾区的亲身经历,濮存昕在台上的精彩讲述。最让我受启发的是:马未都先生的演讲《坚强》。每个人,每个时代都需要坚强,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可能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坎坷,没有让他去坚强,但是就是在平静的时候,也需要有坚强。我们远离战争才半个世纪,大型灾难仅32年。可我们记忆中已是欢乐因素多,悲伤因素少;所以,我们民族在此时此刻面对汶川灾难异常悲痛。中华民族的特性就是能共赴苦难,能承担苦难,能在灾难发生时齐心协力,此刻,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使民族聚集了巨大能量。“坚强”这一词,我们常常听到,也常常提起。“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温总理的话代表着全国的人民的心声。
灾难,让我们悲痛,灾难也让我们激发了人性中最为美丽的一面,也激发了东方这个最伟大的民族坚强的潜质。尽管我们泪流满面,尽管我们悲伤痛苦,但我们不会绝望,灾区的人民不会倒下,在悲痛之后,我们的灾区人民都会重新拾起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悲痛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我们承受不了一排排遇难者的遗体,我们承受不了失去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面对这场意外灾害引发的死亡,我们在悲痛中应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代价,无法避免;我们需要认知,学习,总结,在将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灾难性的死亡,与医学进步一样,为人类的生存幸福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民族,才能对得起汶川地震遇难的同胞。生命已经逝去,我们只有坚强面对,才对得起遇难的同胞。自然界就是这样残酷,不照顾人类的情绪。
人生信条中有“坚强”二字,人的一生再顺利,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但地震突至,瓦砾下生命如何坚强,乐刘会、曹健强为我们作了诠释。我们民族血液中流淌一种带有韧性的血,绵延不断。因此,我们必须坚强地承受。马未都说:“祝福乐刘会、曹健强们,你们的坚强,让我变得软弱,让我面对你们,面对灾区,热泪盈眶。团结坚强,万众一心。我们此时已应对汶川灾区的同胞们说:我们在你们在!”
今年的高考四川的作文题目就是《坚强》。四川的孩子应该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题目了,出得好!坚强,四川!
郑板桥的《竹石》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目前四川的考生、四川人在天天的摇晃中,真的有如坚强的《竹石》!地震之后,再也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这个题目非常简单,但简单的题目要写出新意,写出特色还是比较难的。地震中坚强的故事太多了,“可乐男孩”、“灯光女孩”、“敬礼娃娃”、“坚强警察”……大家都耳熟能详。
今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需要坚强,去面对那场大雨雪、去面对汶川的地震,灾难过后是彩虹,我们将迎来灾后的重建。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一起为奥运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