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否也患了“手机敏感症”?

(2008-01-12 12:39:45)
标签:

健康

打手机

精神压力

分类: 健康小知识
                           http://tiyan.monternet.com/resource/content/CR605994264488971512%C3%C0%C5%AE%B4%F2%CA%D6%BB%FA0929.gif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正在悄悄脱离它原先的本质,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工作、生活压力的转换器,让人觉得时刻压抑、紧张——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电话;他们常常产生手机幻听,总觉得自己的手机铃音此起彼伏;他们外出游玩假若忘了带手机,就会始终处于焦虑状态.。  

“手机敏感症”,你遭遇了吗? 

“手机敏感症”的三个典型症状 

   症状一: 总是听到自己的铃声在响 

    吕小姐在媒体工作,手机成为她与单位领导、跑线单位沟通的最直接工具。每次出门在外,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或是坐在公交车上,只要一听见异样的声音,吕小姐总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是否错过信息或来电,其实大多数时候,手机在兜里根本没有任何情况出现。“有时工作压力很大,我走在路上,耳边就会不断响起自己手机的铃声,听朋友说,这种症状叫幻听,我真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了。”吕小姐说。 而如果哪天上班忘了带手机,吕小姐一天都没法安心工作。 

    症状二: 听到手机铃响就觉得恐惧 

   小童年过三十,是位工程师,负责监管某工地工程进度。接管这项任务不久后,他赶到了医院心理科,请求专家帮助。 “这个工程项目很重要,我感觉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每天听到手机响,我就非常恐惧,生怕工地又出了什么状况,人感觉很焦虑,情绪也很低落,还常常失眠。”小童说。 发展到后来,小童对手机的厌恶情绪越来越强烈,他经常一回家就把手机关掉,希望借此回避所有问题。但关掉手机后,小童又担心万一领导有急事却找不到他,会出更大的乱子,结果越来越烦躁。 

    症状三: 等不到丈夫电话怀疑手机坏了 

    不少中年夫妻都会面临感情危机,方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方女士个性内向,每次和丈夫闹矛盾,都是被动等待和解。前段时间,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夫妻俩矛盾再次升级,方女士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以前过不了多久,老公就会打我电话道歉、和解,可这次我等了三天,都没接到他电话,感觉特别难受,很焦虑。”方女士说。 之后的两天,方女士几乎每分钟都离不开手机,生怕错过丈夫的电话,连上厕所都带着,但铃声始终没响起。 方女士找到心理医生排解苦闷情绪,聊天中她不断地自我肯定:“丈夫一定找过我,肯定是我的手机坏了才接不到电话。” 

    特殊职业人群最易被手机所累 

   事实上,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应用者带来了新困扰。 而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新闻记者、广告员、业务员、营销、商务等长期在信息的“风口浪尖”上过活的人,尤其容易罹患“手机敏感症”等时尚数码病。 

    “在我接触的手机消费者中,有一部分人群很特殊,他们大多是一些商业人士,或是广告、业务人员,他们非常注重手机的特殊功能,比如能否设置个性铃音,保证重要电话随时畅听等。”国美电器通讯科刘辉说。 

    “手机敏感症”的现象如今很普遍。由于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过分依赖。加上人们本身对身边不稳定因素的一种焦虑情绪的存在,因此伴随出现许多敏感症状。 接触过的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甚至出现过这样的幻觉:看到有人试图通过手机控制、陷害他们,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归根结底,问题并不是出在手机上,而是隐藏在手机背后的种种压力。 比如像小童,他对手机的恐惧,其实源于他对工作的过度紧张。而像方女士这样,频繁检查手机是否有来电,最后甚至怀疑手机是否出了问题,主要是因为她确信丈夫会找她,但事实刚好相反,因此形成了一种预期性焦虑。

  最简便的减压方式就是频繁更换铃音 

    尽管“手机敏感症”透射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工作、生活、家庭压力,但如果只是对手机有一定依赖,或者有时会表现得烦躁不安,都算不上严重的心理疾病。不过,专家也提醒,如果压力越来越大,自己无法正常排解,发展到后来可能会引起焦虑、失眠或抑郁,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手机敏感症”人群首先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其实,像吕小姐所说的“幻听症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幻听。真正的幻听,是当你拿出手机确定没有来电时,依然听到手机铃声在响, 吕小姐的症状只能说是错觉而已,很多人都会碰到这种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心。 

    减轻手机带来的心理压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经常更换手机铃声,并采用一些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作为手机铃声。千万不要将过分激烈、亢奋的音乐设置成铃音,否则在接听电话时容易加重心理负担,产生腻烦情绪。 

    当然最重要的是,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要积极调整工作、生活节奏,以积极心态应对。不过,如果因为手机产生的精神压力无法排解,出现持续、严重的幻听幻觉,甚至是失眠、胃口差、焦虑等症状时,建议最好前往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 

    “手机敏感症”自测表 

1、 时常把手机攥在手里或揣在胸前的衣兜里,没事就把手机拿出来看看,就怕漏掉什么重要电话或短信。 

2、 在嘈杂的环境中,总觉得自己的电话在响,掏出来看后又发现没有人来电。 

3、 电话要是忘在家里了,一天都不能安心上班。如果是外出聚会忘带手机,宁可中途返回去取。 

4、 在公共场所听到铃音响起,即使看到有陌生人掏出手机接听电话,铃音终止,但还是会不放心地拿出自己的手机确认下,刚才的铃音是否来自自己的手机。 

5、 走到哪都要带着手机,即使是去上厕所,都会把手机硬塞进裤带一起带走。 

6、 常年只设置一种铃音,即使这段音乐已经让自己听得耳朵起茧,腻烦不已,却还是懒得换铃声。 

7、 为了提高辨识度,特意把领导的来电铃声设置成高亢紧急的调子。 

8、 每次听到手机响起,都会担心是否自己的工作又出意外了,或是领导又要布置加班任务了,心慌不已。 

9、 常常觉得领导、同事或其他人想通过手机来控制自己。 

10、 为了确保不错过任何有潜在重要性的来电,经常保持24小时不关机,即使这样做常常影响睡眠质量。 

    自测结果: 如果以上10项回答,你的答案超过5个“是”,那么,手机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手雷”了。 

    何必成为手机的奴隶!赶快换个轻柔舒缓的曲子作为来电铃声吧,或者尝试重新阅读手机说明书,在手机设置选项中找到来电管理,重新定义来电标准,让你在保证重要通讯正常的前提下,轻松解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