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ews365.com.cn/wxpd/jk/gzjk/W020050224373585164598.JPG
前日简单介绍了中老年小腿抽筋,今日再来谈谈“不安腿综合症”。在临床这一症状的患者也很多,只是不被一些医生所重视。小腿深部有一种难以忍受的非痛性不适感,像虫爬样、针刺样、烧灼样……难以描述。小腿不适作为一种症候群,其疾病学名叫“不安腿综合征”。
原发性不安腿综合症(RLS)是1940年由神经学家Karl
Ekbom医生首次提出的。此症的特点是患者时常感到腿部有不适感或蚁走样的疼痛及紧缩感,因而有摆腿的冲动。RLS的症状多在静息时出现,患者只有通过摆腿才会感到症状的暂时缓解,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质量。由于夜间深受RLS症状的折磨,患者白天的工作效率受到全面的影响。目前美国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患有此症。尽管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多见,占三分之二左右。临床数据表明,50%的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在评估RLS症状时,医务人员要注意除外可引起继发性不安腿综合症的情况,如缺铁、妊娠和肾功能衰竭。尽管RLS的发病率并不低,但诊出率却不高,患者容易被误诊为背痛、抑郁、关节炎、夜间抽筋、失眠或神经症。该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危害,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1-10%,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2-5%左右,中老年常见。该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其它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或者阿尔茨海默病。
1、 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 :
该型的原因不明,少数患者有家族史。
2、 症状性不安腿综合征
RLS也继发于其它疾病,常见于以下原因:尿毒症、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孕娠、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病、多灶神经病、代谢疾病和药物所致的。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异常感觉。以腓肠肌最常见,大腿或上肢偶尔也可以出现,通常为对称性。患者常主诉在下肢深部有撕裂感、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疼痛或者骚痒感。患者有一种急迫的强烈要运动的感觉,并导致过度活动。休息时出现症状活动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症状。正常情况下,夜间卧床时症状变得强烈并且在半夜后达到高峰,患者被迫踢腿、活动关节或者按摩腿部,患者往往形容“没有一个舒适的地方可以放好双腿。”严重者要起床不停地走路,方可得到缓解。失眠是其必然的结果,大多数患者伴发有睡眠中周期性肢体动作。
诊断标准:国际不安腿综合症研究组制定了一个由四个症状组成的最低诊断标准。
1、异常感觉:由于肢体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导致有运动肢体的强烈愿望,主要是下肢。2、运动症状:患者不能入睡,不停运动肢体以缓解异常感觉。3、症状在休息时加重,活动可以暂时缓解。
4、
症状在夜间加重,深夜达到高峰。
治疗:
1、一般治疗:RLS的患者应该注意睡眠卫生以及规律作息。少用咖啡及含咖啡的饮料、戒烟、少饮酒或睡前热水浴。应避免白天过度的睡眠,减少因此而出现的睡眠障碍。另外,白天过度的体力运动可能也会加剧RLS的症状。
2、 药物治疗:
当患者主诉严重的RLS的运动症状和/或睡眠障碍或者疲乏时,应该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总的说来,治疗都是对症的,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由于RLS的症状可能自发性缓解,所以医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药物减量或者休假疗法。
对原发性RLS的药物治疗,多巴胺能的药物是首选的。症状轻到中度的时候,首选左旋多巴,从小剂量开始,如50mg到100mg。对重度的RLS,可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或协良行。0.5mg到2mg的氯硝安定可交替使用或者与多巴胺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
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或者加巴喷丁等抗惊厥药物作为二线药物,在上述药物无效或者副作用不能耐受时可以选用。
对继发性RLS,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疾病。随着病因的消除,RLS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如尿毒症患者的肾移植、缺铁性贫血病人的铁剂治疗,叶酸缺乏病人的叶酸补充等。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不安腿综合症(RLS)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而用于改善情绪问题的药物又会引发RLS。此外,不安腿综合症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生肥胖、失业、吸烟、旷工,而这些行为又是RLS的危险因素。
http://images.blogcn.com/2006/6/24/7/lqgl12171226,s_2006062413505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