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无车日

(2007-09-22 21:04:35)
标签:

教育杂谈

无车日

环境保护

分类: 身边事
 
   今天是世界无车日”,走在大街上,汽车自然少了许多,交通畅通了,空气新鲜了。但是在每一条街路口,都有交通警察在站岗,拦截一些汽车,劝阻他们不要走市区的道路。既然是无车日,人人都要遵守,就不能乘乘公交车吗?我今天因为接到医院总值班打电话去外院急会诊,医院的车不能来接我,只好打出租车前往。
   起源于1998年法国的“世界无车日”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环保运动,其本意就是倡导“无车”概念,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汽车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因为伴随着汽车社会的来临,人们在享受汽车文明所带来的便捷时,也为汽车的过度使用所累。环境污染、阻塞交通、能源危机等,日益凸显。在对汽车社会的反思中,发达国家异口同声地作出了“无车日”的“返祖”运动,以期尽量减小汽车对人类文明过于强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尽快以“无车日”来推动社会对汽车文明的整体认知,未雨绸缪地作出应对,当是“无车日”的目的所在。有专家已经测算出,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即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仅仅一天“无车”,就有如此多的好处,对一个没有车的普通百姓来说,实在是没有想到。而对于一个坐惯了公车上下班的官员来说,这笔账也应做到心里有数。

    当然,无车日并不是说大街上都没有车,而是说出行的人尽量选择公交车或者自行车。普通老百姓自然没得说,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每天挤乘公交车,在方便骑自行车的城市里也会乐意骑车,既省车费又免堵车之烦。至于私家车主,可以通过提高出行成本来降低其开私车上下班的冲动。但毫无疑问,无车日最关键的还是要减少公务用车,一方面,只有公车率先做出示范,私车方能仿效;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公车不加入到无车日中,所谓的无车日势必形同做秀。

    很显然,无车日对我们的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理上说,只有公共交通能承载市民的出行需求,无车日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这决定了那些在无车日坐公交车的人,过了无车日后,又会回归到以前的出行状态,原本坐公务车的照样坐公务车,私车车主依然开着自己的小车上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车日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只要政府不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无车日即便到了中国也难免有被异化的危险。

    但这并不是说无车日没有存在的意义。在当下中国,汽车不仅是代步的工具,很多时候仍然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公务车象征着公权力,私家车象征着中产生活。所以,无车日不但是节能减排的需要,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这种观念是建立在对汽车文明的反思过程中,进而延伸至我们的公共服务。只有摒弃有车高人一等的旧有思维,我们的无车日才更接近“世界无车日”。当然,有一个前提永远不能忽视,那就是公共交通的充分发达。

    毋庸置疑,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当前中国环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引导公众参与的过程中,也要谨防“强制参与”。比如说,公众有少开车的权利,但也有充分使用汽车的权利。所以说,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应该循序渐进,而不能急功近利。

    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环保运动,“无车日”的本意是倡导“无车”概念,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汽车对交通造成的压力。“无车日”活动不是一场环保秀,也不是一项政治任务。“无车日”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全民环保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将“无车”理念融入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这才是倡议“无车日”的本质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