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nya.job1998.com/upfiles/AG2006-07-03_10-11-20.jpg
读了博友"不老松"的文章,很有感触,他的博文字迹大好阅读,贴近生活,体察民情,实实在在,读后很有教益。尤其刚刚读了他的有关“鞋”的一番讲述。他喜欢布鞋—“舒服”。穿布鞋已是儿时的记忆,那是都是外婆亲手一针一线做成的花布很好看很舒服。中学时,妈妈就给我们买布鞋穿了,那时在北京一双塑料底的布鞋才3元5毛钱。现在我穿皮鞋了,随着年纪的变化,正装皮鞋也少穿了,开始穿休闲皮鞋了(雅乐士、暇步士、策乐等等牌子的鞋很舒服)。我还是比较讲究穿衣和穿鞋—“脚上没好鞋,身上穷半截”。就是说穿上好一些的鞋人就显得利索和精神。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北京的布鞋样子越来越漂亮了,老外最爱穿北京的布鞋。
不老松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往往穿一会儿和常时间穿就是不 一样,这个皮鞋往往是让你的脚适应鞋,让你的脚打上礓子适应了它。而布鞋是让鞋适应脚,布鞋是随脚型变化。”他说得太好了。穿鞋为了走路,走路就要脚舒服,千万不要为了美,为了赶时髦,委屈了自己的脚,到了50几岁以后各种脚病就找到了你,使你行走就困难。
其实,我还悟出一道理,做人就和穿鞋一样:穿鞋要挑合适自己脚的鞋,不能委屈自己。做人也是要找适合自己的位子去工作,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实事求是,力所能及。现在许多人就业和再就业眼光很高,宁可在家呆着也不屈尊,高不成低不就,不去看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做人,要有一颗平和的心。目前还有一些企业高薪聘请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等,他们真的就能给企业带来丰硕的效益吗?不尽然吧?对于这些企业也要像穿鞋一样,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特点引进人才发挥他们的专长,不枉费高薪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