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

(2013-05-31 11:06:59)
标签:

读书札记

日本

原研哉

设计

君君

分类: 阅读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理解一个东西不是能够定义它或是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未知,并激起我们对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

 

 

 

【设计】到底是什么?

在这本书的开篇,原研哉便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比如说,这里有个杯子。你大概知道杯子是什么,但要是让你设计一个呢?你开始想你要设计哪种杯子,你困惑了,对自己关于杯子的知识又少了一些确信,失去了一些对杯子的理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知识都被推翻了。恰恰相反,比之前只停留在无意识层面将它们统称为杯子时,现在你更真实地理解了杯子。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2000年,原研哉发起“Re-Design 日常生活再设计”的号召,召集35位活跃在日本设计界的创意人,对已经存在的生活物品进行再设计,包括茶包、捕蟑盒、尿不湿、图章……这场展览后来在全世界巡展,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版茂 卫生纸再设计】

方型纸管形成纸卷芯,由于芯是方的,结果上面的纸也卷成了方的。放在纸架上拉出来用时,方纸卷会费劲地发出咔哒咔哒声。而传统的圆纸卷转起来则轻松顺畅。所以传统设计的圆形纸卷被你拉出来的纸比你实际需要的多。而方型纸卷则由于阻力,起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并传递了节省的信息。圆纸卷间隙较大,方纸卷能紧靠在一起,节省了运输和储存空间。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设计传递了对文明的批评。(但这样的设计并未量化生产,因为在实际生产中, 一个简单的形状变化,会增加很多生产成本。可见设计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仍然存在距离)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面出熏 火柴】

 

这些火柴是把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上涂上发火剂做成的。设计的本意在于引导我们考虑人类与火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仔细去看,树枝的形状在审美上十分悦人。它跨越万年,让我们的想象力穿越时间,越过我们的祖先与火交织在一起的生活,然后把火放在我们的掌中。

 

 

 

 

 

 

 

 

  

“放大那一瞬间的幸福感”


    原研哉强调说,世界不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是由各种印象构成的。葡萄酒也好、奥运会也好、酒店也好,在人们的心中留存的是由印象搭建起的建筑。重视自己感觉到美好事物那一瞬的感受,会带来无限幸福感。而设计,就是将这一瞬间无限放大。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挟土秀平 木屐】

 

人类脚底的敏感是有道理 的,脚底是身体唯一总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今天,脚底被袜子和鞋子保 护了,因此这些感觉细胞 就被包裹了起来。而日本泥瓦匠挟土秀平设计的这双特殊的木屐,看起来像是把松树林的地面直接挪到脚掌下,让穿着者感受到大地的“气息”。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铃木康广 圆白菜碗

用聚酮精确地塑造了真实的圆白菜叶子的造型,然后复制成纸的.圆白菜的每片叶子都被当成一个容器,组装起来就成了一个整圆白菜,拆开就成了一套纸盒子。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深泽直人|果汁的肌肤】

深泽直人说过"设计和笑话有着共同点"。真正的笑话不是停留在利用语言引人发笑的层面上,而是要发现真正的笑点,并使人发笑。设计也是相同的。香蕉果汁的软角显露出与未成熟的青色,拿在手中会产生与握着一根香蕉同样的感觉;猕猴桃果汁的包装用植绒技术将纤维固定到纸上,制成极像猕猴桃表皮的质地。材料不只是外在的模仿,还有模仿所唤醒的大量记忆.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长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节目册】

页面醒目之处,是烫金的深红色圣火,圣火下面,文字呈半透明状压凹在雪白蓬松的纸面

 

1998年,原研哉应邀设计长野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节目册。接到邀请时,原研哉开始思考,怎样才能突出冬季。于是他想到了孩提时踏雪的记忆:“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脚印竟然变成半透明的,一直渗透到黑色的泥土里,给漫无边际的留下一串串记号……我的想法就是让观众触摸到这种纸张时唤起脑海中曾经的记忆。”他于是请造纸厂研发一种白色、松软的纸张,使封面上的字能陷下去,像冰一样呈透明状。这个作品被原研哉称为冰雪纸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SWATCH集团标识系统】

SWATCH大厦标识系统建筑物的入口处设计了一个时间一直在走的并且浮游在空中的表。事实上,那是大约35块手表从天花板投影到地面的结果。虽说在地面上对不上焦点,但是如果你伸出手,在手掌上会清晰地映射出一块表的形状。这是一种用身体抓住时间的体验。在此瞬间,传播完成了。

 

 

 

 

 

 

 

“通心粉为什么有孔洞?”

 

 

 

 旅行是原研哉的嗜好之一,家里的楼梯下专门有个角落堆放着他从世界各地带回的东西。一次,原研哉到中国的景德镇旅行。他从那些已经变形的瓷器碎片中找到灵感,并且捡很多碎片回去。回到日本以后,他定制了精美的木盒子,并且写明这些瓷片的由来,包装好之后放在高档的店里,标出高昂的价格。结果,全部卖掉了。他说:作为设计师,我是要告诉大家让人出钱来买,是处置废品的最好方式。

 

一次,在意大利旅行时,原研哉发现那里的通心粉很有意思,有各种形状,他开始思考,通心粉为什么有孔洞?在很多人看来,通心粉的孔洞并不是什么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它本来就有孔洞,因为它是意大利通心粉。但原研哉发现通心粉的孔洞大有奥妙:

  首先,通心粉需要用水煮。如果没有孔洞,中间部分就很难煮透。

  其次,通心粉本身无味,要附着大量调味酱方可食用。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让调味酱驻留,孔洞正是为了使内部也形成表面。部分通心粉还有凹槽条纹,这也是增加表面积,使调味酱更容易附着在上面的窍门。

  第三,通心粉作为工业制品,重要的是在形状上要便于生产。通心粉的横切面形状只要将原料推挤出去就能成形。

当然,让人看上去能产生食欲,长期食用也不至于厌倦的简洁性也很重要,有孔洞的通心粉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如此看来,简单的通心粉实际上是深思熟虑的设计成果。

 

 

回国后,原研哉开始筹划日本通心粉展,让建筑师走进厨房,在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主题上展开竞争,从而体现建筑职业的创造性和各建筑师之间的理念差异。他让20位日本建筑师、设计师拿出自己的设计,每个设计都以原尺寸20倍的模型展出,并配上一份食评家、插画家提供的配菜谱。

日本建筑师通心粉展成为一个经典的设计展览。但遗憾的是,他们设计的通心粉还无法进入一般人家的餐桌。可想而知,目前能够在市场上留存下来的通心粉,比如贝壳、飘带、涡旋、拉丁字母等等,都是相应地得到餐桌与市场认可的设计杰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无,亦所有”

 

很多人知道原研哉,是从【无印良品】开始的。

几年前,无印良品之风席卷中国,人们被它返璞归真、简单生活的哲学观所吸引。

原研哉为无印良品的广告建议的理念是【空】,即广告并不呈现一个明确的画面,但是从效果上,向观众提供一个空的容器。传播并非将信息从一个实体或个人分派给另一个,而是启动信息的相互交换。

 

以日本的国旗为例。中央的红色圆并无意义,它只是一个几何形状,提供意义的是人。由于此旗曾作为日本军方的符号使用,许多人至今都憎恨它。又有人说这个红色圆代表太阳,即一个神体,或是神道崇拜物。其他人说它代表献血或精神。其他人大笑,说这是日本盒饭的基本元素:白米饭上的一颗红色的腌梅子。所有这些解读都同等有效。解读依赖于解读者。因为它无需只认准一种解释。这个简单的红色圆就是一具空的容器。既然是空的,它就能容纳每个人的印象。

 

广告的核心在于包容许多种解读的向心力。喜欢它的人将他们的各种期待与愿望放入其中。只有当一则广告被当做一具空的容器,观众能够自由地将其想法和愿望置入其中时,传播才是有效的。

有人认为无印良品的产品在生态上合理,有些人喜欢无印良品的都市美学,还有些人喜欢它不贵,也有人响应它的简洁设计,还有些人对这些产品既非喜欢亦非不喜欢,只是用习惯了,因为它们经用。因此MUJI的广告信息不应去表现这些原因中的任何单独一个,而是创造一个容积很大的容器,把它们都装进去。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2003年的MUJI广告系列用【地平线】的照片作为一座体量惊人的空容器。地平线的图像不代表任何具体东西。相反它能容纳一切东西。它给了人们无障碍的视野,一下能看到天地间的一切,这是一个终极画面,抓住了人与大地。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2004年MUJI广告系列的主题词和概念是【家】。无印良品建议的居住风格的指导原则是“编辑”。一处生活空间不是为了方便建筑构造而设计。居住的理想风格是在时间的滋养中通过生活居住自然孕育的。有些人喜欢强烈动感的生活,把漂亮的厨房放在家中央,便于招待客人。另一些人喜欢坐在大钢琴前,不管白天黑夜想起来就到键盘上敲一敲。还有人想要一个大浴缸,可以休息和放松。其他人梦想着把时间花在阅读上,书房四周环绕着定做的书架。MUJI的理想之一是让这些人独立“编辑”其居住环境,以找到与其个人生活方式最匹配的一种。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2005年的茶室系列,摄影师上田义彦的黑白照片中是京都银阁寺的东求堂同仁斋,一间书院造风格的茶室。半开的障子让花园的风景变得像一幅挂轴画,一缕斜阳透过木窗棱和桑皮纸,无声地照到室内,房间里的深深阴影,光线流过纸门、格栅和榻榻米垫,造就了一种简单与寂静之美。

 

位于京都慈照寺的东求堂的【同仁斋】,被认作日本茶室与和屋的发源地。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对应仁之乱的长期战乱心声厌倦之后,将其将军之位传给儿子,自己则到京都之东去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培养书法和茶道的品味,在这间书房度过许多时光。茶道创始人珠光,也是足利义政的美学顾问,与他品茶对谈,大概就是在这个地方。

十五世纪中期到十六世纪,茶道在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发现了【WABI】(简朴之美或优雅的质朴)和简单之中凸显独特的日本价值观与美学。例如,相比装饰繁复的中国象牙茶杓,日本更喜欢从一节竹子上削出来的一把简单的勺子。后来在千利休的带领下,茶道的空间、器具以及方式均被推到一种极致。尤其是茶室,极其的小,全无戏剧性或夸张的装饰。空间大小仅够主客对面而坐。

 

一间茶室,归根到底是一间小剧场。其中并无矫饰的附属物,仅挂画卷一幅,有花摆放。在其间,主任烧水,为客人奉茶,他们饮茶,如此而已。恰恰由于这是最小的宇宙,产生的耳语都能生成最丰富的图像。比如,如果主人展示一个盛满水的花瓶,并在那里遍洒樱花瓣,他就能将客人置于一棵开满花的樱花树下。做一点小小的变化,同样的地方又能成为浪花翻卷的海岸。

 

人可以享受如此简单的优雅中反射出的人的精神。

广告海报中央无印良品的白瓷碗,与同仁斋的相存,其审美意识一脉相承的关系一览无余。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無印良品以及原研哉设计美学的思想之源头。

 

 

 

 

 

 

 

 

【阅读】《设计中的设计》 <wbr>原研哉

 

【原研哉】

1958年生,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身兼日本设计中心董事、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日本设计委员会理事长、日本平面设计协会副会长、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等多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