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惠特曼(WaltWh,1819-1892)//我沉着(徐江导读)
【美国】惠特曼 (Walt Wh,1819-1892)
瓦尔特·惠特曼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诗人。他1819年生于长岛。为生活所迫,很早就外出谋生,当过律师事务所差役、木匠、排字工人,乡村教师等。因生活艰辛,后得半身不遂,辗转病榻20年。
惠特曼刻苦自学,阅读过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1848年新奥尔良之行,饱览美国大好河山、辽阔疆域,目睹城市的日新月异,使他的眼界大为开阔。参加南北战争也是他生活中的大事。《草叶集》几乎是他唯一最重要的著作。像后来所有的先锋诗歌一样,《草叶集》的最初问世形式,也是一部自费诗集。作者取名草叶,象征着平凡而顽强的生命。他歌颂人、自然、劳动、劳动者,也揭露生活的一切弊端,也有神秘的成分。
我沉着
我沉着、悠闲地站在自然界。
作为万物的主人或主妇,直立于非理性的生物当中,
像它们那样充盈,那样驯服,那样善于接受,那样沉静,
发现我的职业、贫困、坏名声、缺点和罪恶,
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要紧;
我面对墨西哥海,或者在曼哈顿,或者田纳西,或者远在北部或内地,
做一个生活在河边的人,或是在林区,或在这个国家或沿海的任何农业地带,
也许是加拿大或者湖滨;
我无论生活在哪里,遇到仼何意外都要保持自我平衡,
面对黑夜、风暴、饥饿、嘲弄、事故、挫败,都要像树木和动物那样坚韧。
(李野光
惠特曼是是现代诗的另一位源头性作者。波德莱尔给了现代诗美学法则,惠特曼则给现代
诗奠定了了自由体这一权威形式,并把对人性、生命、文明中积极因素的坚信与斗志,钙质样注入进了早期现代派病患者式的脆弱与悲观之中,使得现代诗的精神质素更趋于开放和平衡。于现世和人生的百般变幻中写诗,心智的平衡是最难抵达的。以“审丑”为美学重要特征之一的现代诗尤其如此。出淤泥而不染,方为诗;染了的,不过是风尘而已。
现实中另有一些作者,日子过得好好的,不是整天“世界苦”,就是终日围绕着他人的不幸发些消费式的悲悯。艰难如惠特曼,字里行间透出的却都是生命的尊严与力量。贝多芬说“扼住命运的喉”——大师通常都是这样。
许多人在“浪漫主义”的语境下,习惯性地以为惠特曼是疯狂的、勃发的,而忘了去认识诗人冷凝的一面,如本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