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4deb47b7h977d29c7c772&690
玉钏是王夫人房中的丫鬟,和金钏是亲姊妹,金钏受辱被赶,王夫人让玉钏把其母亲喊来把金钏领出去,可见金玉姊妹是贾府的“家生子儿”,上代就在贾府为奴的。金钏和玉钏虽然出身奴籍,在曹雪芹笔下,也是天地灵秀所钟的女儿,金玉二钏品格之高贵是那些愚蠢的势利女仆所远远不及的,只不过姐姐金钏性格更加刚烈,玉钏相对比较平和而已。更为重要的是,金钏死后,玉钏无论是在上房的地位还是在对宝玉的情感上,都成了姐姐金钏的替身。
玉钏在王夫人的上房中,本来就是大丫头中的一员,这可以从小说中得到旁证。第36回,金钏死后,府中几家仆人密集走动,又是孝敬凤姐些东西,又是来请安奉承凤姐,让阿凤很生疑惑,还是平儿平儿提醒这些人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的。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既然王夫人房中原有四个月钱一两银子的大丫头,这四个丫头应该是金钏、玉钏、彩云、彩霞。金钏在第7回就出现了,跟随王夫人到梨香院看望薛姨妈。王夫人上房地位较高丫头第一次亮相在第23回,因元春要让宝玉和姊妹们住进大观园,贾政传唤宝玉,宝玉来到上房,“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下站着呢”。王夫人的丫鬟是成对出现的,这里独独不见玉钏,不知为何。第二次就是第25回,王夫人让贾环抄写《金刚咒》,贾环拿腔作势。一时又叫彩云倒杯茶来,一时又叫玉钏儿来剪剪蜡花,一时又叫金钏儿挡了灯影。众丫鬟们素日厌恶他,都不答理。只有彩霞还和他合得来,倒了一钟茶来递与他。这里特别提到了金钏、玉钏、彩云、彩霞。四人大概在上房地位相当,都是“一两的丫头”,不过金钏是个出类拔萃的,如同贾母的鸳鸯,最受王夫人的信任和器重。
金钏死后,按照惯例,王夫人少了一位一两的丫头,凤姐就提醒王夫人增加一个。王夫人为了其“慈悲菩萨”的美名,更是为了良心上的愧疚,没有补人,就把原来金钏的一两银子了玉钏。从此,玉钏成了王夫人上房的“掌房”大丫鬟,因此在第59回,贾母和王夫人为老太妃送灵走后,玉钏和鸳鸯被授以重任,留下来看家,“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关了,自领丫鬟、婆子下房去安歇”。
值得注意的是,拿了双分子月钱的玉钏身份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在贾府中,地位最高的丫头如贾母的鸳鸯,月钱只不过一两银子。二两银子的月钱,其身份只有妾,这在第36回可以得到确证,王夫人问凤姐“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回答:“那是定例,每人二两”。所以在这一回,袭人被王夫人正式提到宝玉“准妾”的地位。但像玉钏这样一个丫头给二两银子的月钱,在这个等级森严、定例严格的贾府,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王夫人心中暗取玉钏代替金钏(关于金钏和宝玉,拙文“落花满地胭脂冷之金钏:一语成谶憔悴死”已有说明),准备以后给宝玉收房,毕竟玉钏是自己调理出来的。
其实,早在第35回,王夫人就已经流露出了这种意思。宝玉因为蒋玉菡和金钏之事挨打之后,想喝荷叶汤。按理说,这时不应该派玉钏给宝玉送汤,而王夫人偏偏派了玉钏,并且只派了玉钏一个人,还是凤姐提醒“他一个人拿不去”。宝钗才让莺儿陪玉钏一起去。到了怡红院,玉钏一句话不说,不等让就先在一张杌子上坐了,这一方面表明玉钏的身份是王夫人的丫头,二则玉钏心中有气,为姐姐伤心。宝玉见了玉钏儿,既伤心又惭愧,下着气,软语温存,玉钏不但满脸怒色,连正眼也不看宝玉。玉钏之品格和志气可知,羞死那种眼中只有势利、奴颜婢膝的女仆。宝玉任凭玉钏的丧谤抢白,始终温存和气,宝玉对玉钏的怜惜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脂砚斋此处定评宝玉“多情人无限委屈柔肠”是再恰当不过了。到此,心肠再硬的人此时也不得不消了气,何况玉钏不是铁石心肠,却也是多情女儿,“躺下罢!那世里造了来的业,这会子现世现报。教我那一个眼睛看的上!”,看似极无情之语,却也是极深情之语。
玉钏的结局如何,前80回没有写到,也鲜见其它的暗示。第61回,通过管家林之孝女人查检大观园,提到“玉钏儿说那边正房内失落了东西,几个丫头对赖,没主儿”。平儿到怡红院问起玫瑰露的事,晴雯走来笑道:“太太那边的露再无别人,分明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儿去了。你们可瞎乱说”。平儿笑道:“谁不知是这个原故,但今玉钏儿急的哭,悄悄问着他,他应了,玉钏也罢了,大家也就混着不问了。难道我们好意兜揽这事不成!可恨彩云不但不应,他还挤玉钏儿,说他偷了去了。两个人窝里发炮,先吵的合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少不得要查的。殊不知告失盗的就是贼,又没赃证,怎么说他”。还是宝玉要平息事端,主动应下此事。平儿笑道:“也须得把彩云和玉钏儿两个业障叫了来,问准了他方好。不然他们得了益,不说为这个,倒象我没了本事问不出来,烦出这里来完事,”。王夫人和贾母去送灵,玉钏看管上房,偏偏出了彩云盗窃之事,从平儿“他们以后越发偷的偷,不管的不管了”的话中,玉钏也有责任,好像还有纵容彩云的迹象。彩云说,王夫人在家时,他们经常拿一些东西送人,性情平和、温柔可亲的玉钏可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况且彩云是多年的姐妹,默认了彩云的行为。但是后来玉钏为什么又吵了出来呢。第一件,因为柳五儿和芳官的茯苓霜引出玫瑰露一案;第二件,可巧凤姐打发平儿和玉钏要些玫瑰露,结果少了一罐子;第三件,王夫人早在凤姐生病后,就安排宝钗帮其理事,重点是看管上房,现在王夫人不在家,偏偏上房出了问题,宝钗岂不也牵连了进去。事情即将闹出来,玉钏无奈只好吵出来,所以玉钏和彩云才会反目,彩云恼羞成怒反说玉钏偷了东西,闹的阖府皆知。
第62回,宝钗曾对宝玉说“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她,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犯不出来,大家乐得丢开手;若犯出来,她心里已有了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人了”。宝钗数语是为后文伏线,是曹雪芹的惯用手法,所以后来秀春囊牵出抄检大观园,晴雯、司棋、四儿、芳官等惨遭毒手。那么,在贾府快速衰败的过程中,必如探春所言“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因此,宝钗说的几件大的事故一定会叨登出来,不知又要连累多少人,玉钏儿恐怕也逃脱不了被荼毒的命运。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大连文学http://q.blog.sina.com.cn/zhongguoyuanchuang”首页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