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依晓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辽宁省艺术学校50周年校庆杂谈 |
分类: 晓的心情 |
为了28号参加母校建校50周年的校庆,在机场辗转等候20小时后,我终于重回了阔别11年的母校——“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原“辽宁省艺术学校”。
11年了,再次置身母校,见到了精神抖擞的老师,重逢了亲切的同学、听着熟悉的乡音……儿时的记忆、那段纯真的年月再次扑面而来,依然历历在目。。。由于分别太久,很多人的名字就在嘴边,却怎么也叫不上,太激动了,大家都有点语无伦次。。。
学校安排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看着台上纯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卖力演出,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丁晓君忍不住指着台上跟我说:“你看上面的孩子们,像不像咱们小时候的样子?”我心中一动,是啊,时间太快了,看来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感受。还记得校庆35周年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在校生,那时候作为文艺演出的一份子在台上表演;而今日此刻50周年校庆时,彷佛一瞬间的变幻,我就成了一名毕业生坐在台下,看着自己过去的影子……
回到母校就彷佛又回到了那些天真浪漫的日子:那时候我们都是8、9岁的孩子,早上五点半出早功,小小的我披着又大又沉的军大衣,左口袋装着练功鞋,右口袋揣着大苹果,从宿舍楼走到教学楼的路上总会仰着脑袋数星星,一脸天真地想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那时班主任吴丽老师会在周末的时候,带领我们男女生各排一队,齐步走去小市场买零食,我们一路叽叽喳喳、又新奇又兴奋,吴老师一路上就得不停的招呼这个照顾那个,耐心又不辞辛苦……
我们哭过、笑过,我们热闹过,我们淘气过,我们也被批评过……现在想起来,童年乐事让人忍俊不禁,但是老师真的很辛苦,一群半大的孩子,又得学习又得生活,老师应该操碎了心吧!
在结束了校庆演出后,我专程拜访了我的两位恩师:智秀琳老师和王来春老师。王老师特意做了我小时候百吃不厌的红烧肉,这顿红烧肉一隔就是11年,个中滋味难以言说。看着精神矍铄的老人们,心中突然很心酸,才恍惚觉得我们真的长大了!和两位老师聊起了我小时候的趣事:小时候初学京剧,老师告诉我学京剧的演员眼睛一定要亮,要有神,于是傻乎乎的我就让家长给我买鱼肝油吃,因为鱼肝油可以明目。智老师知道后笑着告诉我:眼神不是吃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我才恍然大悟……在智老师的精心教导下,我在二年级的时候获得全国性的三项大奖,这是我辛苦磨练出来的成绩,当然更离不开老师的辛苦栽培。智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学戏,更多的让我学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两位老师还不停的告诉我,他们一直在关注着我的成长,我演的戏他们都会看,特别以我为傲,这些话让我又羞愧又感动,为了老师我也得好好努力!他们也特别关心我的身体,一直在嘱咐我不要太辛苦。他们的质朴亲切的关怀,让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谢谢老师!
时间太匆忙,还来不及好好回味,就要离开了。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我的家。那里有我最尊敬的老师,那里萦绕着余音绕梁的戏曲之音,那里刻画着我童年的五彩斑斓,那里铭记着那些年少时光的纯真美好。走得再远,母校永远是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