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阴侧切—你了解多少?

(2012-01-31 13:25:35)
标签:

分娩

顺产

侧切

会阴

产道

健康

育儿

月子

杂谈

      会阴侧切—你了解多少?


     会阴侧切术是指在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会阴侧切的适应症状包括:

      a.产头位分娩时会阴较紧、会阴体长、组织硬韧或发育不良、炎症、水肿或遇急产时会阴未能充分扩张,估计胎头娩出时将发生度以上裂伤者。  

   b.各种原因所致头盆不称。  

   c.经产妇曾作会阴切开缝合,或修补后瘢痕大,影响会阴扩展者。  

   d.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助产或初产臀位经阴道分娩者。  

   e.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宫内窘迫需减轻胎头受压并尽早娩出者。  

   f.产妇患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疾病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1、侧切是怎么回事?

      侧切,就是分娩过程中,在阴道口能够看见胎头的时候,于阴道口的左侧方,倾斜45度剪开一个开口。剪开的部分包括皮肤、肌肉和部分的阴道黏膜。开口长度约45厘米。侧切并不是用一般的手术刀或剪,医生会用特制的侧切剪进行侧切。

 

      2、侧切有什么作用?

       分娩过程中实施侧切,主要的目的和作用有这样几个: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是为了减少胎儿娩出的阻力――有些妈妈会阴条件比较不好,弹性较差,加之阴道口本身就十分狭窄,胎头娩出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侧切使得阴道口得到适当松弛,能够加速胎儿的娩出。有的时候,特别是遇到早产或者急产的情况,为了救孩子,即便妈妈会阴弹性较好,也会考虑实施侧切,为的还是让胎儿能够更快地娩出――胎头如果长时间在会阴组织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可能造成胎儿窒息或颅内出血。另外,如果遇到胎儿头比较大,而妈妈的骨盆条件又不好,需要用吸引器或者产钳助产的时候,也需要实施侧切来进行最后娩出的配合。

       而对于妈妈来说,主要为的是减少对于盆腔和阴道的伤害――胎头长时间充斥产道及阴道口,会造成盆底受损,分娩后,妈妈容易出现阴道壁膨出或者尿失禁。而且盆底和阴道也会被撑得更加松弛,影响恢复,难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至于每个人是不是一定要侧切,医生会在分娩过程中根据产妇骨盆和会阴及阴道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条件特别好的产妇,可能不会进行侧切。但根据上述侧切的作用,医生通常会建议给产妇实施侧切。

 

    3、侧切怎么缝合?

        缝合在胎儿和胎盘完全娩出后进行。通常采用逐层缝:阴道黏膜-皮下组织-皮肤。在前两道缝合中,一般都使用可吸收的线,最外层的缝合,可以用可吸收的线,也可以用非可吸收的线(这样的情况下,在出院前就需要拆线)。

        侧切时打的麻药药力通常会持续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所以,在缝合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打麻药了。

 

        4、侧切产后有哪些护理要点?

        产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关键就是要保证伤口局部的干净和清爽。

        首先,在医院的时候,护士会每天两次为产妇进行阴部的冲洗,检查伤口愈合状况。由于产后恶露较多,这就要求产妇勤换卫生垫,回家后也保证下体清爽。

        另外,产妇可能会感觉坐卧时左侧伤口疼,那么就依照舒服的姿势,尽量不要直接压迫伤口。

         一般实施侧切的产妇,是不必吃消炎药的。

 

         5、侧切处多长时间能完全长好?

        就像剖宫产的伤口一样,表皮的愈合通常是很快的,一般侧切伤口的皮肤3天就能长好了。但皮下组织、肌肉愈合后要与周围的组织重新生长在一起,软化到像其他组织一样的程度,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了。

        一般在产后42天检查的时候,妇产科医生会为产妇检查侧切伤口愈合的状况的。如果在42天之内,侧切伤口出现红肿、流脓、裂开的情形,就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请医生诊治了。

 

        6、侧切会影响日后性生活吗?

        侧切的主要目的,是使产道能够在末端打开一个开口,让胎儿更顺利地娩出。胎儿一旦娩出,对于母体产道以及盆底周围组织的冲击和撑胀也就随之消失了。阴道口长时间的撑扩,必然对于恢复原来的紧缩程度有很大的阻力。而剪切齐整的刀口,经过缝合与一定时间的生长复原,能够使阴道及阴道口的弹性更好地得到恢复。所以,与那些担心正好相反,在机体自身状况相似的前提下,那些经过侧切的的女性反而会比没有经过侧切的女性复原的程度要大。而说到伤疤,一条45厘米的伤口,最多就是两个手指节那么长,并不会留下很大的疤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