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小论文:米虫怕大蒜     刘舒瑶

(2007-12-04 09:54:27)
 原文:(2007学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啊——”厨房里传出妈妈的惨叫声,我跑去一看,只见妈妈站在米袋前惨叫连连。看我进来,犹如看见大救星,说米里生虫子了,叫我把米袋放到冰箱。 

    20天后,我打开冰箱拿饮料时,发现冰箱里、米袋上,有许多黑黑小小的虫子。清理时,我发现那一袋米里密密麻麻的都是虫子,而且大部分虫子居然还活着。我好奇的拿来5只观察,发现这些小虫身体很坚硬,圆筒形,呈棕红色或黑色。放大镜下看,就更有趣了,它的头部前面还长了个与大象鼻子一模一样的喙,喙里还会吐出细细白白的丝。这些虫子还特别狡猾,一碰就装死不动,不一会儿又贼头贼脑地爬动起来。这是什么怪物?怎么在冰箱呆20天都不会死?好好的一袋米会出现虫子呢?

   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米虫的成虫。它们的幼虫乳白色、柔软、身体肥大,喜欢蛀食米粒。当粮食还在地里时,本身就带上了米虫的卵。经过粮食工厂加工后仍然粘在一些大米上边。而虫卵非常小,人的眼睛根本看不见。虫卵在7、8月夏季高温时孵化变成小虫子,周围有它最爱吃的大米,气候又适宜,所以干脆在这儿安居乐业、生儿育女。据说,米虫很怕大蒜,如果在装米的容器里放一些去了皮的大蒜瓣,不但不会生虫子,而且就算长了的虫子也就会跑了。于是我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大盆,2小半碗米粒,10只米虫,1块大蒜瓣。

实验步骤:

1、把1块大蒜瓣,放到一碗米粒中。另一碗不放。

2、将10只米虫分别放在2个小碗的米粒上。

3、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没放蒜的碗里,2只米虫钻入米里不见了,2只在米上爬来爬去,1只爬出碗;

放大蒜瓣的碗里,10秒后,2只快速逃出碗,其他三只钻入米里不见踪影。3分钟后其他3只全部逃离;

实验说明,米虫害怕大蒜的气味,大蒜独特的气味能驱赶米虫。

这时,一旁的妹妹说:“真浪费,这米放了大蒜不能吃了。”妈妈说:“没事,没有捣碎的大蒜气味不浓……”捣碎?!我怎么没想到把大蒜捣碎呢?捣碎的大蒜不就更快把米虫赶走吗?我高兴得不得了。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又做了实验。

实验材料:小碗一个、大盆一个,米粒若干,一些捣碎的大蒜末,10只米虫。

实验步骤:

1、把米粒分别倒进小碗和大盆,并把捣碎的大蒜末放入其中。

2、把10只米虫分别放在小碗和大盆的米粒上。

实验结果:

    小碗里,米虫往米粒下爬,2分钟4只米虫动作迟缓的出现,3分钟3只米虫爬出碗4分钟1只米虫爬出。10分钟把米倒到大盆发现那只落单的米虫爬行的速度非常迟缓。

    大盆里,4秒逃出2只米虫,1分钟继续逃出一只,3分钟又逃出一只,但不见了一只。近7分钟时,发现落单的米虫困难地往盆边爬,接近盆缘时掉下来,第二次又是这样,反复几次后,9分钟后,终于爬出。

实验结论:

    原来大蒜有很强的杀菌力,它独特的气味能驱赶米虫,而且致它死地。专家解释,大蒜含有多种烯丙基硫化物,其中产生气味的物质硫磺类化合物――烯丙基硫化物,当拍碎大蒜时,原来存于大蒜空胞中的酵素会释放出来,而与香味前驱物质作用,生成大蒜素(allicin)活性成分,展现出大蒜特有的辛辣味及刺激味。所以虫子才不敢进犯。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知道了在装米的容器里放一些去了皮的大蒜瓣,不但不会生虫子,就算长了的虫子也就会跑了,还知道有很多虫子怕大蒜,我们常见的蚂蚁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让我知道了:以后要学会多多观察——发现问题,亲自实验——解决问题。

点评:本文能获得学区一等奖,首先是因为内容真实、可操作性强,而且实验目的性明确,操作过程符合一般实验的规范要求。其次,文章中的结论虽然不是自己得出的,但是查找资料本身就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能较好地说明了米虫为什么怕大蒜,这也是加分的理由之一。

关于这篇文章,对于科学小论文来说,还是有一些欠缺的,比如多处使用了一些文学的修辞,增加了语文味而减少了科学味;其次对于实验的操作还不够深入,如果能采用多次实验及表格设计等方法会使这篇小论文的价值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