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最美的遗珍今何在?


标签:
周心怡影帝金馬獎國寶校园 |
感谢348万奌击支持
在台湾最大的好处是比在美国更容易参与我喜欢的艺文活动。辛亥百年,故宫推出了几个重量级的特展,今天去欣赏了“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
- 中法艺术文化的交会”。
康熙大帝著名的画像,据推测应该是我最喜欢的郎世宁所绘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马上英姿
山明水秀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配合情境,穿个有法式宫廷家徽的服装吧!
这两位帝王,一东一西,在相仿的年代,各自引领着东、西方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风潮。两位君王的生平事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幼龄登基,由祖母、母后将两位幼年君王培育成允文允武、仁民爱物、雅好艺术的全能君主。亲政后皆夙夜匪懈,各自巩固了爱新觉罗家族与波旁王室的帝王权力。经由法国耶稣会士架起的无形桥梁,法国朝野人士也兴起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好奇与模仿。康熙皇帝也透过传教士认识了西方的科学、艺术与文化,并推而广之,使得当时清朝臣民中不乏潜心西学之士。
这次的展览中虽然囊括了中法当时的文物瑰宝,但最震撼我心的仍是清宫的绘画和工艺精品。我是个铁杆儿“细(熙)粉”,康熙是我最欣赏的帝王,不仅因为他的文韬武略,更因为他开阔的胸襟,能融合西方文化,或许也因此我向来最喜欢清朝宫廷文物,在悠久中华文化的底蕴之上,结合西洋的表现方式,格外有味道!尤其是珐琅、瓷器上精美的雕花纹饰,贵气的用料和色彩,显现出泱泱大国盛世的富丽堂皇!
我想起亲眼看过、亲手触摸过的圆明园遗珍,那是我的老师,也是台湾的金马影帝王冠雄由欧洲得来的私人收藏,若非近距离欣赏,很难想象历经百年时代变迁,天灾人祸,幸存于战火,仍然完美无瑕,光彩耀目,若不是收藏者及后世极度珍爱,无法将其流光溢彩保存得完好如新。那极品黄花梨木打造的一套九件几、椅家具,有别于一般古典家具的笨重,它的线条优美流畅,西洋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纹花鸟如意浮雕,包覆着22K金,带着吉祥祈福的含义,将中西艺术做了最完美的结合,这应该是目前全世界硕果仅存的一套稀世珍品!每一次我看到它,都忍不住让目光顺着那些花纹仔细地流转,想捕捉那尊贵自在的气派,希望将那份神韵展现在我的作品里。
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一套圆明园瑰宝,至今仍光彩耀目,贵气逼人!
华丽的雕花,雕工细腻,圆润流畅,覆以22K黄金,极尽尊贵!
造型端丽周正的长几上,生动活泼的花鸟图案,具有吉祥祁福之意
高贵的黄花梨木和石材并用,融合中西工艺的优势,可以说是清代家具艺术的极致代表作
这件藏品还有一项珍贵之处:
一般骨董家具都很笨重,少有这样,在华贵端庄中透着轻灵秀气
这又让我想到《晏子春秋》一段有关“贤君治国若何”的君臣问答,
景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
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司,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若此。
不论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或是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它都是绝世精品
被历代主人当作绝世珍宝般地呵护,至今仍是流光溢彩,随着岁月而更增风华
光彩藏不住,愿它的美丽被更多人欣赏
我想,中国的康熙和法国的路易十四,都是符合贤君之道的好君王,因此得到后世的景仰。除了他们在文化武功的成就之外,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