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盛年》专栏--立志做个“无龄嫩女”


标签:
周心怡花样盛年中嫩 |
感谢347万奌击支持
繼今年三月份为中国大陆《花样盛年》杂志写的一篇专栏--我选择单身,而非被单身选择的文字之後又获邀稿,要我写“中嫩女”。以下是《花样盛年》杂志刊登之原文,再与博友们分享。
周心怡:台湾生,美国居。曾是世界大学小姐、空姐、电视记者,现为大学教師及专职艺术工作者,是电脑绘画先锋之一。
周心怡:立志做个“无龄嫩女”
在“美女”这个名词被过度使用的时代,许多人开始用“仙女”来形容更高境界的赞美,说得是那些有如画中逸品的女子。在我的绘画作品中,也常描绘“仙女”这个主题,每当动笔之前,总会仔细思索“仙女”该有些什么特质?美貌、善良、纯真、智慧、有给予的能力、青春不老……这些都是人们理想的投射。现实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女子,符合仙女的特质,尽管步入成熟的盛年,却有着叫人惊艳的外型、气质,和谜样的年龄,让她们被冠上了“中嫩女”的称号。
享受当下,宠爱自己
作为女人,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谁也无法阻挡岁月之轮的运转,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我”可以主宰“光阴”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但愿那是历练,而不是风霜;积累了智慧,而不是皱纹。当我们越来越能凭借着能力与努力完成大部分的人生追求时,最希望的就是留住青春,这也是为什么“抗老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拜医学和科技之赐,要维持外貌的不老已经不是难事,然而相由心生,心灵的抗老化才是维嫩的根本。
周心怡數位手繪潑墨山水系列《亂雲飛渡仍從容》
周心怡数位手绘水墨山水系列《秋水潺湲》
因为对艺术事业的追求和对纯美爱情的执着,让我冷静,选择单身至今。因为没有多余的心思让我探寻复杂的婚姻关系,我会有更多自主的时间来打理好一个人的精致生活。我喜欢挑战自我,尝试不同领域,在事业方面除了作画,开画展,出书。现在还延伸到与一些品牌的合作,和为一些大公司做视觉形象设计;生活中,我更愿意花许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与她们旅游,尝美食,看演唱会,也投身关怀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闲下来的时候,我会用心打理我美国家中院子里的花草果树,与我的宝贝猫咪佑佑亲密玩耍,录制一些歌曲放到博客上与博友们分享……
精神世界的富足使我变的越来越立体和多面。同时也让我依旧保持着如少女般纯净的心思。每个从事艺术的人都必须具备两种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因着创作,我擁有这样的敏銳,它会让我眼神发亮,流露出被感動的喜悅;有人说,做梦是少年人的专利,但丰富的想象力让我的心不受空间与现实的局限,心之所至,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敢作别人不敢做的梦,并且努力去实现它们,给我旺盛的精气神。而艺术之美给了我最佳的熏陶,不管是绘画或音乐,让我时时浸淫在美的氛围中,比任何高档奢华的SPA更能使我放松、滋润。
善养心龄,青春常在
我虽不是明星,然而打从写博客以来,也不断有人向我探询保养之道。我把握的是“尊重身体,崇尚自然”,你看那花儿只需阳光、空气和水,除了清晨的露珠之外别无赘饰,女人也一样,善待自己的身体,凡事有节度,从不挥霍青春,也就无需过度雕琢,简单规律的生活和正确的保健让我维持了最佳状态。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间,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老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心灵和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都迟缓了。台湾有个对女性的形容词
“婶味儿”,相较于“中嫩女”,最大的差别在于视野的不同。当生活圈越来越缩小,心胸也逐渐狭窄,好奇心渐渐变成了爱管闲事的八卦心理;欲望越来越大,企图心却越来越小;言语间多了抱怨,少了内涵。一旦心龄老化,斗志必然削弱,任事必然消极,理想必然褪色,人生色彩必然日趋灰白!一个不断追求进步,挑战自我的人,最不能容忍自己的陈旧与落后,如果可以把心龄养好、养活、养青、养春,人生色彩必然常保新鲜艳丽!人生未来必然时时充满希望!而保持年轻的心龄,正是我努力追求的维嫩秘诀。
年龄不可挡,身龄可以练,心龄可以养
此外,长存感恩的心,以豁达开朗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使我脸上常保笑容;真诚关怀身边的人事物,情感的交流让我在爱里没有缺乏,更因为给予而更加富足。在时代变迁和意识抬头的情境里立志作个“无龄嫩女”并非难事,也是女性生涯的新领域。让文化提升气度,用爱心滋润心田,靠智慧广结善缘……有句话说:“年龄不可挡,身龄可以练,心龄可以养”。就已经给了任何想要活出青春自在,健康有活力、有能力、有见识的“中嫩女”一个指针性的标竿啦!
《BLOOM》:你心目中的中嫩阶层是怎样的?
周心怡:我觉得要拥有18岁的好奇心和纯真,25岁的如花美貌,35岁的冲劲与活力,45岁的自信和洗练,55岁的淡定与关怀,65岁的智慧和宽厚……简言之,就是“无龄美女”。
常存感恩的心,我們的生活才会丰盛而多采
《BLOOM》:你的中嫩偶像是谁,为什么?
周心怡:我心目中最经典的“中嫩女”当属奥黛莉赫本。和很多人喜欢她的原因一样,因为她真的很美!她的善良优雅与知性同行……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个电影界。赫本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在她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她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游走世界各地为儿童募捐。她也曾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在她得乳癌去世的前几个月,她仍然远赴索马里履行她亲善大使的任务。不过赫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作慈善,她说:“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向人伸出一支手,你会得到一双臂膀的温暖与力量。” 女人的美丽不是表面的,应该是她的精神层面——是她的关怀、她的爱心以及她的热情。女人的美丽是跟着年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