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如何串起三个时代的爱?

标签:
徐悲鸿八十七神仙卷台湾电影金马奖画作教育 |
感谢310万奌击支持
心怡画作《花中仙》
从读中学时开始,我就疯狂地喜爱画画。
当时虽然因为忙着升学的关系,没有专门拜师学画,但妈妈为我们添购了许多的课外读物,在潜移默化间,它们不知不觉地成了我的家庭绘画老师。记得其中有一套画册是我最喜欢的,这套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知名的壁画和石刻经典,包括了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我的心,就随着那些出入云霞之间的神仙人物而幽游于想象的天空!
唐朝大画家吴道子的经典画作《八十七神仙卷》
人物的表情、服装描绘细致生动
虽是神仙图,却有着丰富活泼的人情味
虽是白描作品,却显出非比寻常的瑰丽!尤其是《八十七神仙卷》里的人物画,处处都是我学习的范本:唐宋时期人物的雍容气派,仙女们飘逸出尘,男性端庄温厚,力士遒健英武,帝君毓冕堂皇…,他们的举止安详自在却又生动,有的弹琴,有的吹箫,或举幡,或撑幢…前后顾盼,亲密互动,虽是神仙,却富有活泼的人情味。而服装上,更让我见识到古代庆典礼服的形式,以及华丽绚烂的璎珞冠带,特别是画家对衣纹的描绘更是细腻!每次欣赏,都能被那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流畅线条,牵引到无限遥远的幻想中。
据我所知,这幅画作跨越了世代,牵连了几位艺术家:民初的大画家徐悲鸿,从一位德国夫人手中,以高价将这幅流亡国宝赎回,从此便将它视为“悲鸿生命”一样的珍藏,然而生在战火连绵的时代,宝物曾在日军空袭时遭窃,让大师懊恼悔恨了好长时间!直到两年后,这幅画作又再现身,徐悲鸿立刻付出廿万银元,外加大师数十幅画作,终于将宝物失而复得。他并亲手为宝物写下跋文--徐悲鸿画好,字更珍贵!
据说除了简单的对联外,所有的字都提在画上,这篇跋文是唯一的一幅,加上他对这幅画的情感投入,让八十七神仙眷的艺术价值更上一层!
徐悲鸿为八十七神仙卷所写的跋文
徐悲鴻是中国近代第一名家,画作是为天价,除了亿万巨富,决无可能收藏观赏
将这幅经典画作镌刻在大型石刻上,成了金马影帝的珍贵收藏
墨黑色的巴黎石上,细腻的白色线条,勾出时代的痕迹
没想到,在多年后的今天,发现这套旷世珍品的相关宝物,竟然可以在我的身边見到!原來我敬爱的“老师”,也是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影帝--王冠雄先生,就拥有了一套《八十七神仙卷》的大型石刻!这套“巨”作,是依照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雕刻在廿片墨黑色的大理石板上,每一片石板有一米宽,一.九米高,厚度达六公分,每一片的重量有650斤!最后还有书画大家徐悲鸿署名的跋文!每一片石板都加上红木的框架,被影帝珍藏着,听说,他每一次拿出来“献宝”,都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因为它的重量,更因为它稀世的价值,必须由专人来操作,每展示一次都要耗资数千美元请专业的艺术品搬运工来处理,可见它的珍贵!
以八十七神仙卷制作的巨形石刻,共有20片
被细心珍藏的宝物,将要为更美的使命发挥更伟大的价值
工程如此浩大,我又還在台灣因此还没有机会亲睹他的风采,不過老师之前经常拿这幅画作来鼓励我,期许我多多揣摩二代大师的风范,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心怡”风格,其實最让我感动的,不只是有機会欣賞到画作的本身,而是它背后的意义:原作者吴道子是用画笔将他心中的美流传下来,徐悲鸿的收藏,是为了保存国宝的“真”,而王冠雄老师,则是要用它来传递人间的“善”--
王冠雄老师与他的夫人姜文淑女士,近年来致力于自闭症症候群的关怀
一月初,姜会长在台湾举办的关怀晚会,引起广大回响
怎么说呢?原来这些年来,王老师和他的妻子姜文淑女士一直致力于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治疗与关怀,因為全世界有六千七百多万人是自闭症与过动症的患者,这意味着超过六千七百万个家庭都深深受到影响!他们真的是在封闭的世界里孤军奋斗,老师在与这些患者和家庭实际接触的过程中,看到太多的故事与辛酸,于是他们成立了ASD
CARE
NETWORK自闭症症候群及学习障碍关怀协会,给予这些患者和家庭所需的力量与鼓励。現在他们的耕耘已经受到美国以及台湾广大的支持和瞩目。为了推动更多的工作,老师决定把他所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石刻的第六片"南极帝君"及第二十片徐悲鸿的跋文"朝元仙仗三卷略述"制成拓片,以限量的方式发行各999幅,10%的所得将捐给协会推动各种关怀事业。其实,画中的理想世界,不就是这么的美善吗?不是神仙的拂尘和仙杖,而是我们的真心和力量,为许多人的生命燃起亮光!真希望這份善心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期盼有能力和珍視藝術瑰寶的有力人士也能共襄盛舉!
爱与美,横跨数个世代,并将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