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年第4期,第18-22页
自2001年首次正式提出“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y)”概念,全球已有183个冠以“数字人文”名称的中心、项目、实验室和团队……
北大数字人文建设自2016年1月起……
3.1.打造“数字人文交流平台”
一是建立“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分别于2016年5月和2017年5月联合相关单位发起了主题为“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的论坛……
二是邀请数字人文学者作专题讲座,来自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所的susan
Schreibman教授、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教授等做讲座
三是开设数字人文工作坊。教学员学会操作社会网络分析软件Gephi
四是建立“数字人文”社交网络群。建立微信群。
3.2建设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孵化器”
一是“专题推介”,以专题形式编译推介全球范围内开展比较好的数字人文项目。
二是“工具软件”,编译推介全球范围内比较好的数字人文工具软件,比如:中文文本分词工具NLPIR,和地理空间可视化软件Google
Earth。
三是“孵化器”,把数字人文项目研究人员的需求刊登出来,找寻合适的人员和项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