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雨万佛堂 2012.7.21

(2013-03-19 12:27:13)
标签:

万佛堂

孔水洞

花塔

须弥座

721暴雨

分类: 燕赵北塞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及塔·隋唐至明·北京房山

http://s8/mw690/4de9e751td83f994d5157&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环境清幽的万佛堂及孔水洞)

2012年7月21日,北京惨遭史上罕见的大暴雨。那段日子恰好从外地来了一位对宗教和古建筑都感兴趣的旧友,于是约定在这天周六前往京郊房山,寻访古迹万佛堂孔水洞。这次短途出游对我而言也是头一遭,虽早知万佛堂在隋唐时曾是房山云居寺早期刻经地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有一定地位,只是现存规模不大,地方不远但交通却不方便。却没想见的是,那天的朝佛之旅竟同一场涂炭生灵的大暴雨不期而遇。

http://s7/mw690/4de9e751td83f91b4f366&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万佛堂东侧崖壁上的辽代花塔,背后红楼即是我们避雨的筒子楼)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路线,那天上午我们通过火车再转公交,倒没费多大周折就已接近目的地,只是那时房山地区的暴雨就已接踵而来,一路滴答淅沥。万佛堂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矿务局院内,沿着小河路边进入此院。眼前尽是破旧的厂房和宿舍,唯有尽头山坡下隐藏林间的一座红墙灰瓦的庙宇,便是万佛堂,左右还分别有一座花塔、一座密檐塔相伴。万佛堂是明代建筑,风格虽然古朴,但在北京并不稀罕。不过其下有一孔洞,内有清泉流淌。据载此孔洞为溶岩地貌所形成(附近不远有石花洞喀斯特地貌景点),洞内石壁上竟刻有隋唐时期佛像及经文,属于早期石窟造像,也是自然与人文的小巧融合。其实万佛堂殿内还镶嵌有一版汉白玉的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刻于唐代,与刻经同时,据说也是上乘珍品,万佛堂亦因此而得名。遗憾的是洞内水深,殿门深锁,都无法窥其精华。游客到此,所能欣赏的仅有这一殿配双塔的外部环境而已。

http://s15/mw690/4de9e751td83f8a2ea3de&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这绿树红花掩映着烟雨凄迷的佛殿佛塔,此情此景在干燥的北国恐怕只有这夏季方能见到。万佛堂在隋唐初建时名龙泉寺,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该寺的选址:立于一孔溶洞之上,其下似常年有龙泉喷涌,意境绝佳。那时兴盛于中国的禅宗,崇尚自然为本,兼备文人的山林野趣。遥想千余年前,从各地汇集到北塞渔阳来刻经的僧人巧匠们,或许也是苦中作乐,心远地自偏,把他们对佛祖的虔诚敬畏、对佛学的孜孜以求,都融入到这经年的辛勤汗水之中。

http://s15/mw690/4de9e751td83f959b4e5e&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http://s2/mw690/4de9e751td83f9bad9a01&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万佛堂前的元代密檐塔)

时而暴雨骤至,时而细雨丝丝。貌似遗存不多的万佛堂,却横跨了至少隋唐辽元明五个朝代。万佛堂对面的密檐塔为元代砖构,是为纪念当时一位高僧而建,并不高大也其貌不扬,竹林围绕也难以走近。东侧山坡上另一座花塔为辽代砖构,却挺拔俊秀,虽名为花塔,我看倒更像一只刚拔地而起的尖尖竹笋。花塔是中国古塔中较为奇特的类型,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今河北、北京境内。前者如正定的广惠寺花塔(唐)、涞水的庆化寺花塔(辽)、丰润的寿峰寺花塔(明重修),后者如丰台的镇岗塔(金)。花塔既脱离了印度萃堵坡的原意,又和密檐塔、楼阁塔明显不同。她通过塔刹部分层层叠叠、反复而密集出现的小佛塔浮雕,寓意着毗卢遮那佛所居的“莲花藏世界”,即佛教所说的大千世界。佛主宰万世万物,人在这无尽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埃,唯有追随信仰方能超脱。

http://s7/mw690/4de9e751td83fa444f746&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辽代花塔)

http://s12/mw690/4de9e751td83fae3986eb&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花塔的塔身一层和辽代密檐塔相似,八角形,交替雕刻出券门和直棂盲窗。每面还都浮雕有菩、力士像,破损较多,也参差不齐。塔身顶部为仿木双抄斗拱,一斗三升,转角铺作更为复杂,且面貌完整,估计近世重修过。

http://s4/mw690/4de9e751td83fb04e6f83&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http://s4/mw690/4de9e751td83fb05ad5d3&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花塔须弥座及其细部)
http://s7/mw690/4de9e751td83fb03cb906&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转角处承重的力士,文殊、普贤坐骑)

花塔基座由须弥座和仿木构的平座组成,分别浮雕有转角力士、天宫伎乐、花草兽面等图案。特别是还有圆雕的狮、象等瑞兽,象征性地承托上塔身的菩萨像。整座花塔,当属基座部分雕刻最为精美,尽管破损不少。

http://s6/mw690/4de9e751td83fb7f55ac5&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暴雨来袭时的花塔,从筒子楼屋檐下眺望)

这时临近中午,雨已经越下越大了,连伞都不管用。不得已我们只能转身步入旁边的筒子楼门口躲避,再欣赏着雨幕后的花塔身影。这筒子楼当为旧企业的老宿舍楼,里面出来一位老者,笑问我们是否不知今日有雨。我答看了天气预报,却不想雨竟然有这么大。不仅行动不便,还影响拍照效果。花塔旁边的台阶已形成小规模山洪,浑浊的水流顺着山坡夺路狂奔而去。

http://s2/mw690/4de9e751td83fba22cbd1&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http://s2/mw690/4de9e751td83fbb61a871&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雨势稍降,我又小心翼翼地走下山坡,再到红墙绿树的万佛堂孔水洞前仔细端详。这座明代敕建的庙宇当时由司礼监一位太监负责营造,佛堂东侧即花塔所在崖下立有一碑记述了修建时的旧事。而此时崖下的排水沟已汇成瀑布直冲而下。

http://s1/mw690/4de9e751td83fbca62360&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http://s6/mw690/4de9e751td83fbd0e7c25&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万佛堂浮雕及孔水洞兽头)

万佛堂为明代无梁殿建筑,汉白玉的门券及盲窗上分别有佛祖、力士、花卉、仙草等浮雕。既然无法破门而入,就只好欣赏着门外的风景了。

http://s13/mw690/4de9e751td83fc12a3b8c&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其下孔水洞,外部呈长方形排水沟状,周边已用虎皮石砌筑,在这暴雨天恰好发挥了作用。洞孔也是汉白玉券门状,券顶有一兽头盘踞俯视,似乎扮演者门神的角色。至于孔内别有洞天,却无缘得见真容。

http://s16/mw690/4de9e751td83fc27a534f&6902012.7.21" TITLE="暴雨万佛堂 2012.7.21" />
再趁着雨势略小的间隙,我们及时下山折返,到良乡又匆匆一游昊天塔后,即乘地铁回市区。下午到市区时也已暴雨倾盆,水漫街市。后来看新闻才知道,当天北京遭遇的是百年不遇的大暴雨,人员伤亡,房屋倒塌,触目惊心。而万佛堂所在的房山区河北镇成为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矿务局门前那条小河也即是泥石流经过之地。这场暴雨无情地揭露了北京城市排水设施之落后、山区居住条件之简陋。近年降水增多的北方,不得不未雨绸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