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云
秋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84
  • 关注人气: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渡沟之旅(三)翠滴河景区翠竹、瀑布交相辉映

(2009-07-20 06:29:02)
标签:

仙宫

水帘

菩提树

竹子

翠竹

重渡沟

旅游

分类: 游记

                    重渡沟之旅(三)翠滴河景区翠竹、瀑布交相辉映
    重渡沟分2个景区金鸡河景区和滴翠河景区,两个景区都是沿山上行,左右分开形成一个Y字,所以要游完全程必须爬完一座山后再上另一座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第二天的上午我们游览翠滴河景区,在翠滴河景区首先看到的路旁有一棵两人合抱的菩提树。当地人称“桫椤树”,又名七叶树,这棵闻名遐迩的佛教圣树菩提树高30余米,树围3.5米,菩提树春开白花,秋结褐果,果可做佛珠,人们带在身上能驱魔避邪,保四季平安。因为佛祖释加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修得正果,所以重渡沟的这棵菩提树,也就成了方圆百里人们供奉的神树。看着高大粗壮的树木,我在想,也许是百年以前,天上的一棵菩提果儿从云端滚落于此,生成此树,带来了洪福,才让这个昔日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今天这么繁荣的旅游区。

              重渡沟之旅(三)翠滴河景区翠竹、瀑布交相辉映
    菩提树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到月宫中偷砍桫椤木制作禅杖,不慎碰掉桫椤果,其中一颗落此长成大树。一说,很久以前,一高僧带菩提果云游到此,见风景秀丽,美若仙景,便将一果埋在土中。第二年,此处即长出一棵小树。听导游的讲解不由得想起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一首诗来,戴上菩提籽穿成的手链双手合十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重渡沟之旅(三)翠滴河景区翠竹、瀑布交相辉映
    滴翠河景区位于重渡沟西北部,全长3.5公里,景区内有千亩青翠欲滴的竹林,碧水清流穿行其中而闻名,铺天盖地遮天蔽曰的竹海绘成了滴翠河景区的主画面,重渡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竹子的生长,在重渡沟你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据说这里的竹子全是野生的,每年发笋季节,即可看到遍地紫色的竹笋破土而出。竹子是一种速生用材,长够三年,即可采伐,年年间伐,年年有新竹长出,竹子还可以开花。它开的花叫做竹花,每年春天时节采下的竹花,可晾干泡茶,有清热解毒去火的效用。在重渡沟随处可见用竹子加工而成的工艺品,这里有宽畅明亮的竹楼客栈;既能睡竹床、坐竹凳、躺竹椅,又能吃竹筒米饭,尝竹笋烩菜,品竹叶香茶,听竹箫悠扬,喜欢竹子的朋友一定要带上一些制做精巧的竹制器具和竹编工艺晶作为留念。这里是个四时青翠的世界,这里是竹子的世界,这里是一副竹子的画卷,这里农舍掩竹,竹林长廊,曲径通幽。难怪大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喜欢竹的清洁,喜欢竹的高雅。更喜欢竹的品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景区设计的很人性化,它分上行路和下行路,上行路因为是爬山所以楼梯比较多,但不是很陡(陡的只是在瀑布旁)下行路大部分是坡路,是建在半山腰的,这样游客下山时不会觉得很累。翠滴河景区的特点是瀑布多,路程是沿着溪流向上走,因为树很茂密,一点感觉不到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清澈的山泉水洗洗手感觉就是不一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水帘仙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水帘仙宫瀑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很小的溶洞进入洞中需要打伞,洞中水滴四溅。
    我们沿滴翠河景区一路走来,竹林、小径、小狗、小桥、流水、农家;景象寻常、看着平淡却如诗如画;来到农耕村门外,转左侧小道进入山谷向上行,两侧山崖绿树参差,偶露黝黑的岩石被班驳的青苔和小草覆盖难见真容;分不清是山石还是青苔,一路上我们与清澈山泉相伴,山泉的流水似琴声在为们伴奏,在鹿回头瀑布附近的山顶上,眺望远方的山色,聆听鸟儿的鸣叫声,聆听沟谷里的潺潺流水声,在这样的景观中悠闲的行走,望景听声,早已忘却了疲劳,下山没走多远,来到了水帘仙宫瀑布,水帘仙宫位于滴翠河上游的石灰窑沟内,有水帘仙宫瀑布、水帘仙宫、仙翁登坛、千年豹榆、壁虎情缘等景点组成。水帘仙宫高20米,宽10米,深80米,这里是典型的容岩结构再辅以造物主的匠心独运,陡峭的山崖上内有熔岩洞穴,飞瀑喷涌而下被青苔分割成万千条白色水珍珠链,错落散开,串串坠下,水珠溅起处哗哗的水声似琴音在弹奏。又似银线穿珠精制而成的珠帘悬挂于悬崖峭壁上而得名水帘仙宫。我们在翠滴河景区是晴天,太阳照在瀑底的潭中再映到飞瀑珠帘上折射成七色的彩虹,与太阳照耀下的青苔珠帘交相辉映,站在瀑布潭前,我在想蓬莱仙阁的海市;瑶池仙宫的蜃楼也不过如此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里是山泉的世界,这里是翠竹的海洋,这里是休闲的胜地,这里是度假的天堂。这里的泉水、瀑布、竹林、充满田园气息的农家小院宾馆,这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在下山返回的途中,依言尽情的欣赏美景,贪婪的呼吸竹林中的新鲜空气,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里真不愧是北国的小江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