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家子弟的赤子情怀--记南京大学张玉林教授

(2008-04-05 14:44:41)
标签:

赤子情怀

南京大学

张玉林

教授

杂谈

翟学伟

周晓虹

社会学

屈勇

姚兆余

林颂华

赤子情怀--南京大学张玉林教授

 

   离开学校已有数年,近期搜集中国教育不公平的文献,发现张玉林教授竟然是当今中国研究此类问题最专业的学者。认识张教授也有数年,而且在课堂上我们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我当年对他的数据搜集方法发表了肤浅了批评,虽然他没有给我平等的争论机会。但年少气盛的我,还是多有怨言。对这位身材矮小,来此和我家乡类似的苏北农村的日本京都大学的农学博士很有看法。张教授的口才绝对没有他的文采出色,或者可以说有点不善言辞。而且当年我阅读他的文章,发现很有文章都没有纸面发表,多是“赐稿”给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服务中心。当时心里想,张教授的社会资源也很有限,绝对不是权势人物,能有今天的成就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张教授也许无意中有种被边缘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他拼命读书,写作持续地对中国教育不公平关注研究的原动力。而且后来在张教授的《通向城市的阶梯——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这篇以生养自己的小村庄为蓝本书写的中国乡村教育最真实的写照更深入地了解了张玉林。发现竟然有这样的表述

在八十年代山东的分数线竟然比江苏还高,令我震惊。(我一直以为中国山东分数线最高)而且张教授写到他们村庄有两个有门路的人家把户口办到山东枣庄,考上了大学。而且张玉林本人就是山东大学本科,我希望那两个高考移民者中没有张教授。山大毕业后张玉林进入新华社,由此接近了权力核心。我想这也是他这个农家子弟,能有去日本读博的机会的原因之一吧。正因为张玉林曾经在中国乡村的底层绝望般得挣扎过,所以才有对教育不公平如此切肤的痛感。象张玉林这样生活经历的中国顶尖高校的教授又从事社会研究恐怕泱泱中华也找不到几个

  

   张玉林人到中年蓦然回首,中国的教育不公扼杀了多少自己乡间有才华的同龄伙伴。他们竟然集体成为学业上的失踪者。然而和张教授同龄的他们竟然又成了集体沉默的羔羊,承受着巨大的不公,还被人侮辱为愚昧与无知,永远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而那些享受教育特权的所谓精英们,当着婊子还要为自己立牌坊。

 

   张玉林教授这种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自己的乡间伙伴呐喊带言的赤子之心,无疑是成个中国教授群体的中的良心之一。向张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张玉林文集

 

1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 (张玉林)
 
2 迁徙的自由是如何失去的——关于1950年代中期的农民流动与户籍制度 (张玉林)
 
3 “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 (张玉林)
 
4 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 (张玉林)
 
5 经济大省的教育贫困——关于江苏省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实证分析 (张玉林)
 
6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扩张及其动力 (张玉林)
 
7 中国十年来的教育投入与目前农村的教育危机 (张玉林)
 
8 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张玉林)
 
9 通向城市的阶梯——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 (张玉林)
 
10 谁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论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张玉林)
 
11 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 (张玉林)
 
12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张玉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