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从外衣到亲戚》补苴

(2024-10-11 08:36:44)
标签:

美食

素质

质问较真

分类: 古今汉语

 

 

 

《表,从外衣到亲戚》补苴

 

陈晓云

 

近读北京教育学院吕俐敏先生《表,从外衣到亲戚》一文,获益匪浅。吕文以“表”为例,溯源从战国文字到楷书,各个历史时期都精要地沿其源流,从字形意到引申意,从一次引申到多次引申,让我们对“表”字的源流轨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印象。不过,玉中有瑕,多处有罅漏之嫌。于此恕敢列出以补苴(吕文有的,恕不赘述),向专家请教,并与关注者商榷。

1.皮衣有毛的在外面“表”之溯源应该从甲骨文开始,甲骨文中的”才有它的本义。关于对字本义的铨释,在笔者的视野里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皮衣有毛的在外面。首先值得称赞的是郭锡良等老一辈语言学家。他们在《词的本义探求例》[1]中首先介绍:《说文》:表,上衣也。从衣从毛,会意。接着述评如下:所谓上衣,就是加在上面的衣服,即外衣。许慎把上衣当作的本义,这是不对的。的本义指裘的有毛的这一面。古人穿皮衣服,皮子有毛的一面在外,所以字在篆文中从毛,作表(应是小篆体).《礼记·玉藻》:“ 表裘不入公门。所谓表裘,就是皮子有毛的一面在外边,正是的本义,后来引申为凡上衣(即外衣)都可以叫做。郭锡良等为文言简意赅,不迷信古籍名著,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另一种是陈政先生以说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让人很快理解的本义是皮衣毛朝外[2]

2.加上外衣。书证: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论语·乡党》)袗絺绤——,音轸,zhn,单也。此处用作动词。,音痴,ch细葛布;,音隙,xi,粗葛布。全句的意思是: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上引书证中的“表”,就是加上外衣的意思。

3.特指人的外貌风度威仪文辞

此义是由“里外”的外引申而来。书证:或问圣人表里,曰威仪文辞,表也;德行忠信里也。(《扬子法言·重黎卷第十》)

上引书证中的威仪文辞”是仪表威武严肃,“表”,在这里解释为表现在外的,外表。“威仪文辞,表也”的意思就是威武严肃的仪表,表现在外。另,成语:一表堂堂、一表人才。

4.树颠,山颠。

此义由3”引申而来。书证:1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南北朝·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楚山1.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 2.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 3.泛指楚地之山。林表:林梢,林外。2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南北朝民歌《采桑度》)树表:树梢。

5.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书证:《战国策·燕策三》:“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植表。”《淮南子·说林训》:“值表而望则不惑。”以上两书证中的“表”指的均为“木柱”,作为标记。

6.作标记。

此义由3”引申而来。书证:《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汉书·沟洫志》:“令齐人水工徐伯表,发卒数万穿漕渠,三岁而通。”以上两书证中的“表”指的均为作标记。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360

[2]陈 政著,《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6568-569

 

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904

邮编:232063

学校:安徽凤台二中

(本人不住学校,联系请用址)

电话: 13155455919

Q Q:  631377934

电邮:  631377934@qq.com

sutang790@163.com

sutang79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