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2024-09-20 10:32:11)
标签:
素质质问较真 |
分类: 古今汉语 |
文言词类活用教学八法
一
指导学生积累词类活用的语言材料,凡在文言诗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的句子,都在笔记本上列表登记,表式如下:
活用词 |
原 |
活用义 |
类 |
例 |
出 |
名 |
名字、名称 |
说出 |
名作动 |
不能名其一处 |
《口技》 |
缚 |
以绳捆绑 |
捆绑的绳子 |
动作名 |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 |
《童区寄传》 |
明 |
光亮、光明 |
照明 |
形作动 |
火尚足以明 |
《游褒禅山记》 |
亡 |
灭亡 |
使……灭亡 |
动作使动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烛之武退秦师》 |
面 |
颜面、脸 |
当面 |
名作状 |
面刺寡人之过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尊 |
尊贵 |
使……尊贵 |
形作使动 |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触龙说赵太后》 |
师 |
老师 |
以……为师 |
名作意动 |
吾从而师之 |
《师说》 |
一 |
数目字 |
统一 |
数作动 |
六王毕,四海一 |
《阿房宫赋》 |
待一个阶段,可以指导学生将其积累带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根据实词原来的词性先分成几个大类,如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等,再把每个大类分成若干小类,如把名词的活用分为: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依此类推。通过积累和归类,可以使学生对词类活用的零碎知识,初步系统化,并将词类活用的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
二
为了让学生准确地辨认活用的实词,利用积累的大量语言材料,从一系列的语言实际材料中推出一般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之前,老师先行示范。如先出示以下几个句子: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许多古汉语专著以及教辅学辅类文章,把词类活用写得太繁,其实不少问题只要抓住要领,便能迎刃而解。如名词作状语,对中学生不必长篇大论,只需教学生抓住两个要领即可:其一是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不是构成主谓短语,就是构成偏正短语,这里的名词不作主语,就作状语,二者必居其一。例如:“廉颇为上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名词“廉颇”和动词“为”构成了主谓短语,这种情况的名词,充当主语;“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中的名词“雾”不是陈述的对象,也即不是主语,而是用“雾”去修饰、限制动词“列”;“星”也不是陈述的对象——主语,而是用“星”去修饰和限制“驰”,从而是构成了偏正关系,“雾列”意思就是像雾那样涌起,“星驰”就是像流星一样飞驰。因此,可以认定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名词,如果与其构成的短语是偏正短语,那么,处于这种情况的名词,便是状语。其二是看用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名词能否加介词。能加介词的名词就是状语,如:“得佳者笼养之”(《促织》)中的名词“笼”之前可以加介词“用”。“笼养”就是“用笼子养”。再如“东望愁泣,苦不自胜”(《柳毅传》)中的方位名词“东”之前可以加介词“向”。“东望”就是“向东方望”。因此,可以认定名词“笼”和“东”在这里都作状语。至于不能加介词的名词,就只能充当主语了。以上辨认名词作状语的两个要领,只需用一个便可。当然,用两个可以验证更好。
再如动词用如名词,只需教学生抓住一个要领便可,即:凡居于主语或宾语位置的
动词都用如名词,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中的“观”,本是动词,在这里它处于宾语的位置,用作名词,意思是景象。“畜积足恃”(《论积贮疏》)中的“畜积”本为动词,在这里充当主语,用如名词,意思是积蓄的粮食。
四
有些实词活用比较相似,有的实词活用和正常用法也颇相似,这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兹举两例以明之。
中的“封郑”,中的“少仲尼之闻”,动宾之间都不具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句中的“封”,疆界,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成为疆界,这是宾语“郑”呈现的状态,而不是主语“晋”所呈现的状态。由此可知“封”具有使动性,“封郑”就是使郑成为疆界。中的“少”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少仲尼之闻”就是以仲尼之闻为少,也就是认为仲尼的学问少。可见“少”具有意动性。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明确以下三点:
五
词类活用的情况头绪多、又易相混,可采取逻辑划分的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古代汉语中的动宾关系比现代汉语的动宾关系复杂得多。古代汉语的动宾关系除了具有像现代汉语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外,还有使动关系、意动关系,为动关系等等。关系如此纷繁,先把逻辑划分的方法交给学生。第一步按动宾之间是否具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一标准划分,如下:
动宾关系
一般的动宾关系(具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一般的动宾关系是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它能支配的宾语,没有什么必要再划分,容易辨认。特殊的动宾关系情况复杂,需要再划分。按照动词(包括动用的名词、形容词等)和它的宾语之间的关系特征划分,如下:
使动关系(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
六
为了复习和加深理解文言词类活用的知识,常常用成语来印证。现分述如下:(加点词是活用词)
七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比比皆是,这种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里也不乏其例。除了现在使用的成语中频频出现,在不少名篇佳作中,文学大师们为了表达得生动活泼,增强表现力,也临时改变词性,予以活用。如:
八
集散就是集中分散。分散,是指每学一课文言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一些词类活用的基础性训练和迁移性训练;集中,是指每学一单元或期中、期末集中地将所学过的词类活用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开辟第二课堂举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并作相关的综合训练。习题的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由教师设计,后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命题的材料从课内到课外。做到分散学、分散练;集中讲,综合练。达到巩固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讯地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406
邮政编码:232063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