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何时有
(2023-11-14 15:11:07)
标签:
阅读欣赏较真古文精典 |
分类: 杂谈 |
“茶”字究竟何时有,多年来异说纷呈。请先看:
《汉语大词典》注荼(chá):“茶”的古字。宋杨万里《〈颐菴诗稿〉序》:“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清顾炎武《日知录·茶》:“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第九卷第421页)又“茶”字的首项义的首条书证,是唐陆羽《茶经》(第九卷第381页)
《汉语大字典》在“荼”字(二)chá,注:同“茶”。……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为艸,为入,为木……清顾炎武《唐韵正》卷四:“……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第五卷第3221--3222页
《辞源》注“茶”:“《说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后省作‘茶’。”(修订本第四册第2651页)
《语林趣话》在谈到“茶”时说:但是“茶”字却产生较晚,茶字的前身是荼。茶树本来叫做“槚”,因为它的叶子和荼一样有苦味,所以又叫荼。南北朝时期,代表“槚”的荼分化出了茶的读音:到了唐代,读茶的“荼”字又被人们减去一横,成了今天的“茶”字。
(四川辞书出版社
《汉字的故事》(作者:郁乃尧)在谈到“茶”时也说:“茶”字产生较晚,茶字前身是“荼”,荼树本来叫“檟”,因为它的叶子与茶一样有苦味。直到南北朝时,代表“檟”的茶才分化了茶的读音,到了唐代“茶”字被人们减去了一横,成了今天的“茶”字。小篆中茶,已与今天的“茶”字十分相似了。
(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91页
从以上三部颇具权威的工具书和两册专著的铨释看,“茶”字无疑是从唐代产生的。如此长期以来,学界是深信不疑的。大量媒体的相关介绍,都依从此说。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其理由如次。
一
《尔雅·释木》“檟,苦荼”
晋 郭璞 注:“今呼早採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孙晧 ﹞每饗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 曜
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二
《康熙字典》注“茶”字:又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申集上)《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同上。(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中华大字典》注“茶”字:一茗也。本作荼。见《韵会举要》。按:集韵亦以茶为荼或字。《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齐荼,汉志荼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未尝辄改字文。惟陆羽卢仝以后,则遂易荼为茶云。然考《汉书》年表作荼陵。师古注:荼音涂。《地理志》又作茶陵。师古注:弋奢反。又音丈加反。据此,汉时已有茶、荼二字。今则通行茶矣。”四茶陵,县名。《汉书·地理志》:“长沙国茶陵。(即今湖南茶陵县)”
(中华书局 未集第248页)
《王力古汉语字典》注“荼”字:古“茶”字。尔雅
(中华书局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饮食》在谈到“茶”的时候写道:茶是我国主要的特产之一。《尔雅·释木》:“槚,苦荼。”茶荼本是同一个字。但是上古没有关于饮茶的记载。王褒《僮约》里说到“烹茶”、“买茶”,可见茶在汉代某些地区不但是一种饮料,而且是一种商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孙皓密赐韦曜茶荈以当酒,《续博物志》说南人好饮茶,大概饮茶的风气是从江南传开的。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
(中华书局
根据上书提供的线索近查王褒的《僮约》。该书其中有相关的介绍:“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绵亭买席,往来都雒,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犬贩鹅,武阳买茶。”
《汉字拾趣》在 介绍“茶”字时写道:“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而“茶”这个字出现却较迟。在茶字出现之前,“荼”(tú)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荼,苦荼也。”《野客丛话》:“世谓之荼,即今之茶。”茶在我国出现最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 《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汉代也就有了。这么说“荼”与“茶”只是先后之别。
(复旦大学出版社
建议工具书的编者,给单字释义后的书证,尽可能以最初见于某种古籍为佳,即最初的出处,避免知识性的错误。
顺便说一下,《汉字源流字典》解说“茶”字的构造:“隶变后楷书写作茶。中古时‘荼’(tú)减一横写作‘茶’。”(语文出版社第790页
刊于《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2014-2015学年度下第14期
责任编辑:赵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