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10月07日

(2022-10-07 08:56:33)
标签:

美食

文化

诺奖

法国

女作家

分类: 散文

2022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安妮·埃尔诺 中国作家网 2022-10-06 20:11 发表于北京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clNuNjVEkVVib1swdbHEKdeUxfvngSSSxLCromRias4PGXXsiaJ09nhwGRjcoGThaR1jl2qkJHABTeN66FKLyIww/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clNuNjVEkXdKP2URsZu7wpaSSMWYnW5ib3pNvb2ZsJ1UwzQYIpU4ibDJibeFmG5xDXl7JcUylTvwOIuZvVYMeCE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2000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中在那里漫步,在一些把脚紧裹在小鞋里的女人、背上拖着一条大辫子的男人当中。当然,在最近10年里,一些影片、纪录片、书籍,改变了我简单化的观点,但只有在到达北京时,这种由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杜撰、虚构的描述所构成的模糊一团才烟消云散。

  我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我怀着一种亲近的感觉想到“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我看到的一切,在卡车后部颠簸的工人,一些在公园里散步的、往往由祖父母、父母亲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和我当时正在撰写的长篇小说《悠悠岁月》产生了共鸣。在中法两国人民的特性、历史等一切差别之外,我似乎发觉了某种共同的东西。在街道上偶然与一些男人和女人交错而过的时候,我也常常自问:他们的生活历程是什么样的?他们对童年、对以前的各个时期有着什么样的记忆?我会喜欢接触中国的记忆,不是在一切历史学家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是他(她)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

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小说能使你们,中国朋友,接触一种法国人的记忆。一个法国女人的、也是和她同一代人的人所熟悉的记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的记忆,在各种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方面,比他们几个世纪里的祖先有着更多的动荡。一种不断地呈现一切事件、歌曲、物品、社会的标语口号,集体的恐惧和希望的记忆。它根据对从童年到进入老年的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的凝视,同样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一种生活的内心历程。在让你们沉浸于这些你们也经历过——也许不一样——的岁月的时候,愿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


(此为作者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度21世纪最佳外国小说奖时的获奖感言



相关阅读: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刘雅

二审:王杨

三审:陈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clNuNjVEkVIHFog5qXLf32nKMURWH4jN3XMImR4bXl6GeymDo7Nqz9GMAK5icvZmrnGWzFhIMQtjXjoic92haj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