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具有检测实效的古诗文好题
(2022-04-15 09:44:31)
标签:
语言积累记忆高考总结 |
分类: 文言文阅读训练 |
一组具有检测实效的古诗文好题
陈晓云
近读《2018年上海春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答案)》从总体上看,是一套好试题,尤其是第(三)(四)(五)各题,构成一组具有检测实效的古诗文好题。与全国卷相对应的部分比较,之所以称其为好题,理由如次。
1.赋分较高。虽然篇幅稍大了一点,但分值竟达到39,较全国卷多了10分 。
2.考点较多。古诗题多了诗的体裁、诗的写作风格的评价的考测(第12、13题);古文实词的语境义的考测(第15、16);对文意分析和概括能力的考测(第19、20题);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测(第21题);对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的考测(第21、22题)对文段中的关键词(基本概念)理解能力的考测(第23题);;由因溯果能力的考测(第24题);对选文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的考测(第25题)。
3.多样的古文体裁
选文的体载避免单一的史书,除了《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外,又有散文《善最堂卷后》,散文又能避开古文八大家,从而让考生领略多种的古文样式。
4.多元的思想意义
从两篇选文中,考生可以正确理解天性仁孝,了解古人宽厚慷慨、自尊清高的性格特点,以古人铭文自警成德而不炫耀为荣,真正理解“善”必须名实一致的至理名言,多侧面地接受古代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5.浅易的古代语言
两篇选文的语言,基本上符合“考纲”“浅易”的要求。选文中大多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以及句式。偶有生僻的字词,命题专家也采用文本下注的方法,予以疏通。如《善最堂卷后
6.多测的文言词句
这道好题由于选用两个短篇作为考试材料,相比较而言可以根据词语和句式的特点,命题比较灵活,可根据命题意图,拓宽测试面,增多测试点,可谓独具匠心。具体表现是:
关于词语
命题中需要翻译的句子“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
。”考测了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如“密”、“去海”、“就职”等和常见的虚词,如“以”、“将”等。单音的实词,往往是一词多义。如“申”在古汉语中有
关于句式
第18题的翻译题,原文有省略,“虞以密迩黄河”中的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代指武城县。此题对中等偏下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对中等偏上的考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会溯流而上,由上文找出省略的宾语——武城。再者,在高中学习阶段,介宾结构省略宾语的也不乏其例,例如:(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2)欲呼张良与( )俱去。(《鸿门宴》)
由上分析和阐述可知,这组好题赋分较高,选文体裁不单一,思想意义多元化,选文语言浅易,对文言知识的考测点多侧面,覆盖面大。当然这组好题的匠心独运之处,笔者尚未一览无余。
附:(仅供编辑参考)2018年上海春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8分)
少年行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
13.下列对本作品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沉郁顿挫B.刚健豪迈C.平淡自然D。遒劲高古
14.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少年形象,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桑虞,字子深。父冲,有深识远量。河间王顒执权,引为司马。冲知顒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虞仁孝至天至,年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以来百粒用糁藜藿,其姊谕之曰:“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天性不孝,宜自抑割。”虞曰:“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乃送所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主人日:“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之不顾。
虞诸兄仕于石勒之世,咸登显位,惟虞耻臣非类,阴欲避地海东,会丁母忧,遂止。哀毁骨立,庐于墓侧。五年后,石勒以为武城令。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朝廷以虞名父之子,必能立功海岱,潜遣东莞人华挺授虞宁朔将军、青州刺史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
(2)阴欲避地海东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会丁母忧(
A.健壮 B.家口 C.遭逢 D.成年男子
(2)而不豫乱(
A.安适 B.游乐 C.准备 D.参与
17.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B.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C.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D.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
19.对姐姐劝说桑虞要节制哀痛的理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桑虞天性仁孝,悲哀过度,超过礼节。
B.桑虞过度悲哀,毁灭生命,也是不孝。
C.桑虞天性仁孝,过度孝顺,损害天性。
D.桑虞过度悲哀,身体瘠瘦,不宜遵礼。
20.概括第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相关段
第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段 (2)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善最堂卷后
“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参考答案
12.C
13.B
14.(5分)答案示例:全诗塑造了毅然奔赴国难,不计功名的热血少年形象,第一句以“西陵”和“侠”,点明少年的身份和侠义情怀;第二句写送别场面,烘托少年此行的豪壮;“青槐”两句,色彩鲜明,一静一动,运用衬托和比喻,刻画少年的勃勃英姿;五六两句,交代出征的原因是敌寇入侵;七八两句直接赞美少年的气节。(少年形象地概括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15.(2分)(1)带领 (2)暗暗地
16.(2分)(1)C (2)D
17.(2分)A
18.(6分)桑虞因为武城靠近黄河,离海较近,去了就可以实现先前的愿望,便高兴地前往任职。
19.(2分)B
20.(4分)(1)宽厚慷慨(2)自尊清高
21.(1分)D
22.(2分)A
23.(2分)D
24.(4分)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25.(4分)古人铭文自警成德而不炫耀,而当时人题匾咏歌为娱、大肆炫耀,二者形成对比,批判了当时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再引用屈子的话,有力地强调了“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地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904
邮编:232063
电话
Q Q: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