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一词多义(二)

(2019-02-18 07:58:11)
标签:

美食

教育

文言知识

掌握规律

分类: 古今汉语

说说一词多义(二)

  陈晓云

在我们已学过的文言诗文中,的确出现很多多义的实词,实在需要花一番工夫积累。本文在这里还打算说说,旨在强调和加强,从而有助夯实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动词)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动,动词)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头发,名词)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动词)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动词)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射,动词)

兰舟催发            (出发,动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开放,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用,动词)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动词)

1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发作,动词)

以上所列“发”的12个义项,只有1项是名词,读fà11项全都是动词,读fá

2、望

望晚日照城郭        (远望,动词)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动词)

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名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农月每月十五日,名词)

故愿望见太后        (看望,动词)

3、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命令,动词)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主使,动词)

人皆得以隶使之       (使唤,动词)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假使,连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动词)

楚使怒去             (使者,名词)

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致使,动词)

4、云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说,动词)

磔磔云霄间    (天空的云层,名词)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雾,名词)

世皆谓之天门云   (无义,语气助词)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有“如此如此”的意味,语气助词)

5、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指同一类人,名词)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基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中无所有,形容词)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副词)

陈涉……迁徙之徒也

(服劳役的人,名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白白地,副词)

以上所说的五个词的义项,其中“发”和“望”都有实在的意义,而“使”、“云”、“徒”,则实中有虚,对此,切莫等闲视之。

 

“一词多义”训练题(二)

 陈晓云  设计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河迢迢暗度      迢迢:很远。

B、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理由。

C、其势弱于秦        势弱:形势不好。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你的父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皆背晋以         归:归还。

B、公将               鼓:击鼓。

C、大行不细谨           顾:顾念。

D、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私:偏爱。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今之而葬焉         墓:修墓。

B、请其矢,以锦囊       盛:兴旺。

C、于是众枪齐           发:发射。

D、内外多小门           置:设置。

4、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予购三百盆,皆者,无一完者

君之在肠胃

而江浙之梅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A、不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

5、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济水东流

指通豫南,达于汉

朝晖夕,气象万千

吾辈更应惜秒

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6、下列各句中的“视”与“子孙视之不甚惜”的“视”,相同的一项是(    )。

A、回日观以西峰

B、后之今,亦犹今之视昔

C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下其辙,登轼而望之

7、指出下列句中的有实在意义的“殆”,并分别解释它的意思。

A、郦元之所见,与余同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C、知己知彼,百战不

D、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

答:                              

8、下列各句中的“易”与“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中的“变”,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岂得之难而失之

B、百姓子而食

C、缙绅而不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贼

 

[参考答案]

1C(势力弱小)。2A(归附)。3B(把东西放进器物里)。4C(均呈病态,重病,困苦不堪)。5D(山北,水的南岸,天阴,与“晴”相对,光阴)。6B(看待。A看,C比较,D察看)。7B殆:疑惑不解。C殆:危险,失败。8CA容易,B交换,C改变,D以……为易,轻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