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为什么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
(2018-08-18 07:30:14)
标签:
美食严谨治学匡正 |
分类: 古今汉语 |
产生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
1.词的音和义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来词的声音形式和词的意义内容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并无必然的联系。
词的声音形式和词的意义内容,有以下两种情形:
1一对一
2一对两个以上 这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a.当一种声音形式表达意义上没有联系的两个以上不同意义的时候,就构成同音词,例如:
Kuài――块、快、筷
b.当一种声音形式表达意义上互相联系的两个以上不同意义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例如:同是一个“归”,就有8个义项:1返回;2还给;3趋向或集中一个地方;4由(谁负责);5属于(谁所有);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例如:处分归处分,领导苦口婆心地教育,还是使他感动得痛哭流啼;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回过头来想一下,如果词的声音形式与词的意义内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意义内容必须和什么样的声音形式相结合,形成固定化,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必然一律都是一对一了,语言中的同音词和多义词的现象就绝对不会出现了。这是不可能的。
2.在社会实践中的人们,认识不断发展。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有的概念往往会产生出新概念。把相关的一系列认识用同一个词巩固下来,表达出来。这是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发展寻找一词多义的原因。一个词刚产生的初步阶段,不会多义的。一般地说,越是历史悠久的常用词,其含义就越是比较多,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观念不断更新,新概念也就会不断形成,词的义项也就随之增多。
大量的汉语言的实践证明,单义词逐渐变为多义词,的确与人们的认识发展分不开的。
3.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多义词的产生,是词汇内涵丰富多彩的一种表现。因为同一个词表达两个以上互相联系的不同意义,增加一个义项,就等于增加一个新词。如前所说的“归”,如果没有这个多义词,就得增加7个新词。如果语言中没有多义词,就势必增加大量的新词,词语的数量就会异乎寻常地大量增加,那么,就将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甚至无法承受的负担。多义词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人们用语的需要。
4.多义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单义性,为它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有人担心多义词会给人们在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时,引起歧义。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由于在使用词语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只要认真理解和运用,不会造成歧义的。
2.词的义项增多,进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历时很长,有的在较短时间就显现出来.比如:“厉害”,现当代有两个义项:1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2严厉。可是听到好多人称赞别人:他唱得好厉害啊!你表演得好厉害啊!按词的感情色彩,“厉害”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