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秦诸子”及其散文的特点

(2017-05-12 06:37:59)
标签:

文化

知识

积累

补益

分类: 杂谈

“先秦诸子”及其散文的特点

 


编辑同志

近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七个单元计25篇阅读文选分别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先秦诸子”是不是指的就是这七家?至于他们的散文特点选修教材上也未能从文学的角度介绍。以上两问题,请一并解答。谢谢。

广西   冯云

 

冯云老师:

您好。编辑部转您的来信,信中所提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兹简复如下。

先说第一个问题。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个历史时期,约当东周 春秋战国之世,我国主要的学术流派如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

  何谓“先秦诸子”?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官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以后,一时大思想家辈出,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皆能著书立说,而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这些思想家先秦诸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十家是;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论语》《孟子》《荀子》是儒家的,《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墨子》是墨家的,《韩非子》是法家的。由此可见,选修教材所选编的25篇选文,只是隶属于四家。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十家的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它们在文学的艺苑中也是争奇斗艳。特别是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各有特色,现简介如下。

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对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等性格形象的塑造上。其塑造绝大部分并非有意。不过,也正因于此,反倒更真实地反映了说话人原始的性格和风貌。如孔子的思想深沉、举止端方、平易温和及愤怒状、狼狈态,子路的直率、鲁莽、刚烈,颜渊的沉默寡言、安贫乐道及敏而好学等等。也有少数篇章较长,经过作者的加工来表现人物性格形象,如《侍坐》,它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将孔子的和蔼平易、子路的坦直、自信而鲁莽、冉求的怯懦谨慎、公西华的察言观色、外谨内恃、曾皙的恬淡洒脱的思想性格,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其次,《论语》言简意赅,朴素生动,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有不少警句成为后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另外,作为语录体,《论语》旨在记言,多用口语,通俗浅显。但孔子强调文质彬彬,故师徒问语答言皆有物有文,虽润色而似出自然。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它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孟子》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 语言上,《孟子》不仅词彩华赡,痛快流利,而且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荀子》是荀况及其门徒所作,其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行文气魄宏大,包容诸家。《艺概·文概》曾指出:“学分之足,了数大儒。”其大意是说它的为文气势雄浑,为诸子所不及。此论实为深中肯綮。《荀子》风格沉着深厚,语言朴素简洁而词彩缤纷,句法整练而富于气势。如《劝学篇》是一篇劝人学习的专论,尤其论述学习态度一段,一连用了九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学习贵在专心致志,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同时,这些比喻又重迭排列,整齐而流畅,气势充沛,音节铿锵。

《老子》一书为道家鼻祖,旨义深邃玄奥。从散文的特点来说,堪称“清远”。比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如“不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它为文简净,声韵流美。它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它为文的清远风格,为不少后学者所仿效。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至于以寓言说理,更是突出。文中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庄子》的思想与艺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在诸子中也极为突出。郭沫若认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庄子与鲁迅》)
   《墨子》反对文采,讲究逻辑性。对墨子形象的表现,是《墨子》较具文学性的一面。《公输》、《鲁问》、《耕柱》等篇在记载墨子言行时,也将他摩顶放踵、热心救世的形象展现给了读者,生动感人。此外,《墨子》中大量的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也使其文朗朗上口,有一定的文学性。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是《韩非子》的突出特点。《韩非子》有寓言故事三百多个,其中以《说林》上下、内外《储说》最集中。这些寓言,大多生动形象,含意深刻,发人深思,同时情节生动幽默,有较浓的文学色彩。诸如“守株待兔”(《五蠹》)、“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外储说左上》)、“自相矛盾”(《难一》)等成语都出自《韩非子》,至今仍存于现代汉语中。

以上仅就选修教材阅读文选所涉及的四家各自的散文特点,供参考。愿与冯老师经常切磋,共同提高。

顺颂

教祺

                                                                    蕴辉

                                                                        2016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