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刽”
(2010-07-22 19:39:54)
标签:
文化咬文嚼字学法指导杂谈 |
分类: 咬文嚼字 |
编辑同志:
编安
红楼老师:
“刽”本是个多音字。《说文解字•刀部》将“刽”注音为“古外切”,后来很多语文工具书都依从此注。随着语音的变化,除了读“脍”以外,还读“括”。如《中华大字典》给“刽”注音为“古外切音脍泰韵古活切音括曷韵”(见该书子集•刀部第一百三十三页)。《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刽”的注音都有此项。《王力古汉语字典》在“刽”的字头下,注guì又注(旧读kuài)(见该书第76页)。既然是“旧读”,那末就不是现在的读音。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编录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刽”的注音有kuài和guì两种。可见“刽”原是个多音字。在字义不变的情况下,该字有两个读音,既读kuài,又读guì。据此,可以说“刽”是个异读字,或叫异读词。
为了避免异读词的混读,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于1957年到1962年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读审音表》,并于1963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初稿》。1982年修订。修订稿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审核通过,并于1985年12月27日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为题予以公布,借以规范异读词的读音。《审音表》明确规定:“刽guì
(统读)”。凡在字后注明“统读”的,即表示该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阎教授大概没有看过《审音表》,即使未看过,但现代汉语方面的字典、词典,对“刽”的读音,只注“guì”,绝无二读。
为了更加明确,现在让我们查阅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在kuaì的读音下,查不到“刽”字(见该书第794页),而在guì的读音下,很快就查到“刽”(见该书第516页),唯一的词条就是“刽子手”。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同此,不再赘述。“刽子手”的“刽”只有读guì,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我们应该深信不疑。
学贵有疑。红老师在大语文的学海里,敢于且善于提出疑问,尤其是不迷信名家,值得称道。愿与您经常联系,共同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