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历史大事件(3)
标签:
人文/历史杂谈 |
http://www.yich.org/ysls/UploadFiles_5198/200712/20071217154820669.jpg
明洪武青花缠枝菊纹汤瓶
1465-1487成化年间,回族人从波斯一带引进了“回青”(当时称“苏麻离青”)、“霁红料”等明代瓷器所用原料,把各种回回花纹、造型和图案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制造除了大量闻名与世的名瓷,使明代陶瓷的制造工艺达到了艺术顶点,到了精美绝伦的境地,这些精美瓷器通过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销往西域和海外,因而使明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取得辉煌成就。早在1426-1435宣德年间,回族工匠以天方斩卤砂、紫石、风磨钢以及金、银等33种金属为原料,通过东西亚文化的交流,回汉等族工匠的高超技艺,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精美的铜制香炉(即著名的宣德炉)。
1465-1487成化年间,回族人从波斯一带引进了“回青”(当时称“苏麻离青”)、“霁红料”等明代瓷器所用原料,把各种回回花纹、造型和图案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制造除了大量闻名与世的名瓷,使明代陶瓷的制造工艺达到了艺术顶点,到了精美绝伦的境地,这些精美瓷器通过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销往西域和海外,因而使明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取得辉煌成就。早在1426-1435宣德年间,回族工匠以天方斩卤砂、紫石、风磨钢以及金、银等33种金属为原料,通过东西亚文化的交流,回汉等族工匠的高超技艺,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精美的铜制香炉(即著名的宣德炉)。
清代(1644—1911),库不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哲赫忍耶四大门宦及各种枝派,伊赫瓦尼及其支派在西北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地区相继产生并就近传播,一些教派冲突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回族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和扰乱。
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原明朝回族将领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发动反清起义,拥出明朝的延长王朱识镑作为反清复明的旗帜。起义军东进后发展迅猛,连克凉州(今武威)、兰州、河州(今临夏)等地,清政府急调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率重兵围剿起义军,于翌年正月攻破甘州城。米喇印败退永昌,英勇牺牲。丁国标率余部西走肃州(今酒泉),拥立土伦泰为王,继续进行抗清斗争,十一月,肃州城被清军占领,丁国栋、土伦泰和众多反清将上壮烈牺牲。起义历时一年零八个月。
http://www.yich.org/ysls/UploadFiles_5198/200712/20071217154820542.jpg
回族博物馆中所展示的相关历史文物与史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