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鸾声将将001
鸾声将将0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6
  • 关注人气: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上)语文复习笔记

(2011-12-22 08:2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考试

九年级(上)语文复习笔记

一、标点符号

1、引号:①引用  ②特殊含义(特定称谓)③强调  ④讽刺或否定

2、省略号:①引文的省略②内容的省略③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④语意未尽 ⑤列举的省略

3、冒号:①提示下文  ②总结上文(极少)

4、破折号:①解释或补充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声音的延长 ④递进 ⑤说话停顿或中断

5、分号:用于并列复句

6、顿号:①并列的词语、短语  ②不能同“和”“以及”“与”等使用  ③表示概述不用顿号,确述才用

二、同义词辨析

1、注意词义的轻重

2、注意范围的大小

3、注意所指对象的不同

4、注意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

5、注意词语搭配的习惯的不同

6、注意词性的不同

7、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

三、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词  ②中性词  ③贬义词

 褒词贬用——讽刺     贬词褒用——使语言幽默风趣

四、句式

1、陈述句:通过句子传达信息,结尾句号。

2疑问句: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设问句:自问自答。反问句:无疑而问,答案在问句中)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劝告。有时也用感叹号。

4、感叹句:抒发感情的句子,一般用感叹号。

注意: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变换。

五、修辞手法    (见下面的表格)

六、文体 

1 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注意时间词和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和方位变化的词语)、逻辑(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性到功能)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

说明方法作用: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

                举例子,具体说明了……

                列图表,简介直观……

                做比较,具体或突出了……

(3)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标题中看出来;

(4)把握特征:总特征、局部特征

方法:注意中心句(总起句、承下启下的过渡句、总结句);通过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特征。

(5)语言特点:准确与科学、形象与生动

 2、记叙文

 (1)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①承上启下  ②总起总结  ③为下文做铺垫  ④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⑤点题

 (2)修辞手法:

比喻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表现了…

拟人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或突出

夸张

强调突出

设问

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反问

增强语气,强调

对比

突出强调…              反衬……

(3)记叙顺序:

顺叙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倒叙

1.先写结果,后写起因经过

2.看到眼前的东西引起回忆

3.先写热闹场面,再写起因经过

设置悬念,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插叙

在原先的叙事中插入一段内容(多为回忆)

补充交代了…(…的原因);为下文写…作铺垫;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等等

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

              

            

 

 

 

 

 

 

 

 

 

 

4)表达方式: 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说明

                  人物描写:心理、肖像、动作、语言

                      作用:具体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中的细小的但富有表现力的特征作细致的描绘。

①描写         作用:强调或突出……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渲染了……的气氛

                        2、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交待了……的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4、为下文写……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衬托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

6、揭示主题、突出中心

②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以记叙、描写为基础,在文章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善于把议论的句子与叙述描写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议论的精到、深刻;要善于通过议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事件的内涵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抒发作者对人、事的情感。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阅读记叙文要善于通过直接抒情的语句把握作者的强烈感情。间接抒情就是感情融于人、事、物、景的描写之中,因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是最常见的间接抒情的方法。

5            结构:贯穿全文的线索

     标题作用: 

浅层:字面意思(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内容:  

深层:与文章中心(点明、揭示)、有关

     人物(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有关

写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双关、象征等(写出作用)

 6)把握中心

 ①写人的文章要概括出人物的品质、性格,再看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从中提炼中心。

②善于抓住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来把握中心。

③文章的中心往往在开头和结尾部分表露出来,尤其是结尾,最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文章标题对全文内容、线索、中心都有一定的揭示作用。

⑤承上启下的句子对把握中心也有一定的解释意义。

七、小作文写法:

①感想类小作文(写阅读感受)

   第一句话亮明观点:我们要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后面写为什么样这样做  (不要谈文章,切记!)

②对于表达方式的评价 (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说明)

   本文的……描写很精彩 —— 具体举文中的例子 —— 分析作用  (不仅要分析表层,还要分析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③对于语言特点的评价   本文多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之后分析作用(同上)

④续写   中间部分续写   注意承上启下

         结尾部分续写   注意情节合理发展,点明中心,与前面的情结相照应

⑤仿写   注意句式,修辞一致。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⑥改写

⑦扩写   原句的内容要有,展开合理想象,并且加上一定的描写

⑧缩写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必须全部具备,应将所有的修辞以及假设性句子删去,力求意思相同,而句子简单。

 八、作文

      中考范围:成长、压力、爱

      考前准备:3-4篇作文,从成长,压力,爱三个不同方面去准备。

      考试发挥:尽量套用原先写过的作文,力求稳定发挥。实在无法套用,应该冷静思考内容5-10分钟。

                想好,想清楚再落笔。书写时,速度放慢,注意字迹。写作时多用描写,注意收尾呼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