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

(2014-09-30 11:18:00)
标签:

股票

曾念群│专栏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节
传统电视市场对互联网分流正一筹莫展,好不容易盼到了总局181号文件对TV客户端的一纸禁令,湖南人却玩起了“网”开一面,以“重大的创新突破”为卖点,在第十届金鹰节上高调引入“互联盛典颁奖晚会”。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全线发展,不少媒体机构都在打所谓“互联网盛典”的主意,而传统电视节向互联网城门洞开,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传统电视领域过去总惦记着从互联网领域叨取一块肉,前两年各大视频网站圈地运动时期,传统电视剧资方没少尝甜头,不少电视剧的网络版权甚至还成为主回收渠道。可好景不长,尤其是2014年天色大变,传统电视剧由谋取网络的附加值突然演变成防范互联网的侵吞。2014年上半年的电视剧市场可谓惨淡,别说是破3个点的收视率,连破2的收视都能成为大赢家,这种萧条其实并不是收视人群日益减少;相反,收视人群正在日渐扩张,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只是由于互联网开启多屏时代,收视人群向多媒体客户端严重分化。
长远来讲,这肯定是件好事,因为收视总人口在快速膨胀,眼球经济也就随之膨胀。互联网带来的市场洗牌,对沉湎于传统电视思维一时难以拔足的人来说,那绝对是痛楚的,但对于有先知先觉,擅于适应变化的机构来说,将是下一季市场的受益者。2014年暑期以来,已有不少传统影视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实现了联姻,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机构与互联网新兴媒体的战略合作也是迟早的事。湘军在媒体界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原本10月10日的开幕晚会和12日的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之间插个“互联网盛典”也就不难理解。
按照评审规则,金鹰奖年度评选的都是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播出的作品,换句话说,这些都是上一季度的事情了。而今年暑期以来,互联网企业对影视上游的资本,中游的制作,下游的营销以及客户终端的占有已全面开启,原本上不了台面的网剧也以“网剧元年”的名号强势起航,加上收视人群向多屏时代分化,下一季的金鹰节势必应时而动,开创一个更具互联网时代色彩的全新电视节。
有评选就有猜想。看了9届金鹰节,我也喜欢琢磨各大奖项的归属,先不妨来个大胆预测。从目前公布的入围名单看,相比一向琢磨不透的“剧王”之争,这一季“人气王”角逐相对明朗。人气女演员方面,《辣妈正传》的孙俪、《我们结婚吧》的高圆圆、《老有所依》的刘涛、《美丽的契约》的宋丹丹和《母亲母亲》的斯琴高娃等赫然在列。由于《美丽的契约》和《母亲母亲》反响一般,宋丹丹和斯琴高娃不够有竞争力,《我们结婚吧》收视了得,但高圆圆势必因黄海波事件殃及池鱼,因此“视后”之争其实不过是孙俪和刘涛之争,有趣的是二位正在新戏《芈月传》中以姐妹的身份斗个你死我活。
再就是人气男演员,表面上围绕着《赵氏孤儿》的吴秀波、《营盘镇警事》的张嘉译、《门第》的佟大为、《精忠岳飞》的黄晓明和《渗透》的沙溢打转。在我看来,不过是吴秀波和张嘉译之争,由于《营盘镇警事》声望不高,加上《赵氏孤儿》在此前电视剧导演协会表彰大典上的压倒性获胜,吴秀波极有可能继上届捧得“最佳表演奖”和“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双杯后再下一城。






莫小米│专栏

亲爱的同胞
在超市,拿起一包东南亚小国生产的饼干,上面有很大的字特别提醒,“本产品在中国没有设厂”,心里不是滋味,还是扔了一包在购物篮里。
海外亲戚的孩子患了一种先天的病,绝对禁止食物中含有某种成分。回国立即发作,因为食物成分标注不清。回到他们在国外的家,立即无恙。不仅无恙,因为这种病属于罕见,还有专门的志愿者定时来家里陪护。多好啊,可这边的老人还是不放心,签证买机票,要亲自前去照料。问不放心啥呢?说那些志愿者,也是华人,哪能放心?
同事去幼儿园接儿子,等在公交车站,另一对母子也在等车,两个小孩玩到一起。那年轻母亲对儿子说,跟哥哥玩啊,妈妈去买点东西马上来,说完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公交车来了,哥哥嗖一下上了车,剩下弟弟在下面,那个母亲仍不见踪影,车上一个小孩,车下一个小孩,同事急得都要哭了……我们听了都说:那个母亲,是刚刚从外国回来吗?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换言之,只有久居国外的华人,才能如此信任自己的同胞。
通常不会说出来,但不知不觉,潜意识里,可以信任别人,同胞除外。这何尝不是一种偏见?
我编副刊,十多年前,有陪读瑞士的作者写的稿,说冰天雪地的一天,她去某场合,室内暖气很足,大衣皮靴都留在储物间,中间她忽然想起,柜子没上锁,心神不宁出去看,安然无恙,笑自己神经过敏。
十多年前我选用了该稿件,放在今天,会不会选?
那时我希望我的同胞互增信任,我以为,怀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损失,但怀疑本身就是生存质量的莫大贬损。今天,我问自己,我还有没有这样的底气,教人不假思索地信任自己的同胞?
7月,我的家乡杭州发生了公交车纵火案,市民自发灭火、破窗、救人的视频,广为流传,蔚为壮观。那是星期日的下午,杭州人闲散地撒在大街上,为一个突发事件迅速聚拢,有条不紊,无畏无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难后果。
为之骄傲。然后想,亲爱的同胞,用同样的果敢,为什么不能试试,重建信任,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值得信赖的好人,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NO.422Featur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