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建国点赞《爸爸去哪儿》图书

(2014-08-06 21:09:44)
标签:

娱乐

蒋建国点赞《爸爸去哪儿》图书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中)在湖南代表团团长朱三平(左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右二),中南传媒副总经理刘清华(右一)的陪同下视察第24届书博会。


文/《金鹰报》记者 宋洁 罗希
8月2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贵阳视察第24届书博会时,由《金鹰报》联合出版社共同出版的《爸爸去哪儿》同名亲子读本,以其特色鲜明的装帧、丰富有趣的内容,引起了蒋建国的高度关注。
在展会现场,蒋建国询问:“这就是电视正在播的《爸爸去哪儿》吗?图书内容与电视里边的台词完全一样吗?”工作人员作了解释:“这是以电视版《爸爸去哪儿》为基础,内容方面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的适合全家阅读的亲子读本,销量已经突破50万册。”蒋建国点头表示肯定,同时鼓励有关出版单位在选题策划、装帧设计等环节继续保持创新的动力,生产出更多的精品图书。8月3日,《潇湘晨报》以大标题“爸爸去哪儿,图书与电视台词一样吗”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作为湖南广播电视台官方出版物,《爸爸去哪儿》图书由《金鹰报》与出版社共同推出,该系列图书问世后连续荣登畅销图书月榜第一、第二位,并获得国内多家媒体的宣传与认同。自2013年年底至今年7月,《金鹰报》连续出版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我是歌手》第二季、《花儿与少年》、《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等20余册精品图书,既有图文版的,又有漫画版的。这些图书并非单纯的节目复制,而是对芒果品牌栏目的提炼、拔高与延伸。图书除了记录节目相关故事外,更多地展现和分析了节目带来的影响与思考,是节目品牌的再次升级,也是芒果品牌的二次提升,同时还探索了新的营销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黄佟佟│专栏


青年商人韩寒

在《后会无期》漫长的宣传期里,这几乎是他惟一的装束,白衬衣,牛仔裤,厚底波鞋,和那脸上挂着谦逊而腼腆的微笑,几乎所有见过韩寒的人都对他印象很好,有大量与他有一面之缘的网友提到他时,用了许多共同的词“随和、没架子、有礼貌、从不拒绝合影、极其机智”来形容这位年少成名的名人,只有他的制片人方励为了效果,用了一个稍嫌贬义的词“他像年轻时候的我,我们都是目中无人的人”。
方励出生于1953年,当过黑五类,他在国外发现侍者不理他会当众敲盘子。而韩寒出生于1982年,他去接女朋友时车子不小心堵住了别人的路,别人用上海话骂他脑子缺根筋,他也不回嘴,默默地把车挪到一边,普通直男的爆脾气他几乎没有,他的随身助理于梦最敬佩他的老板情商高,“我从没有看见过他生气”。一个极端聪明的人从不生气而又目中无人,这就只能说他确实不在意这些小事,智商高的人自有一套对付这个世界的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比如我的偶像刘瑜就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名言:“微笑是世界上最省力的表情”。
“我迟早是要拍电影的”是他早就放过的话,而《后会无期》的雏形是他跟很多人口述过的故事——东极岛少年往事。“我没有投资,但我负责编剧、导演和其他的一些东西。”韩寒所说的其他的一些东西大约就是指此片的微博营销,曾经一度不愿意加入微博的韩寒在2012年重归微博,在他近四千万粉丝和这两年所发的两百多条微博里,绝大部分都与《后会无期》有关——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微博就完全是为《后会无期》而存在的,韩寒不仅是电影的导演,而且这位千万大V也主导了这部电影的营销,熟谙网络玩法的韩寒这次以罕见的“博到尽”的方式再度赢得网民的眼球,一度全面抗拒私生活曝光的他主动开始晒女儿晒父母晒表妹晒童年,以异常亲民的内容以及他在网络世界里如鱼得水的智慧再次成功地让自己成为微博红极一时的段子以及电影营销专家,他成功地制造了工地、民工、萌狗马达加斯加以及国民岳父等网络热点,掀起一轮又一轮网络狂欢。
在商言商,把空泛的不切实际的网络影响力化为票房大约是这位少年偶像这两年最精心布下的局面。很显然,他成功了,《后会无期》上映第一天就过亿,影院甚至一票难求,而网络上各种有关《后会无期》的讨论更成热点,传说中的八亿票房似乎并不遥远。
人到中年,到处要用到钱,电影当然是比写书更来钱的一个买卖,韩寒对此言论则无法置评,他显然不太愿意人们把焦点放在钱上面,就好像他不愿意媒体把焦点放在票房上一样。同时,这位青春偶像对于自己的身上变化仍然半遮半掩,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年人,也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大踏步地跨入了商业领域,他很害怕别人把他当成商人,这种害怕像阿喀琉斯的后脚跟,处处被人追击。这位年轻偶像硕大的名气成了他转型商人的最大负累,群众成了他最大的债主,他们在追讨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屌丝的代言人,为什么进入富人的行列,其实他早已经是富人了,不是么?
有什么所谓呢?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价格,只不过卖的方式不一样,况且,八零后原本就是更为自我、更为现实的一群人,他们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念头无比坚强,和郭敬明一样,他们在同样经历过从作家到商人这条相似的成长模式后,已经成功蜕变成了具有无比商业煽动力的文化符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会客厅
后一篇:女一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