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014-07-17 09:04:43)
标签:
娱乐 |
韩松落│专栏
我们为什么热爱真人秀
无脚本真人秀节目正风行,《爸爸去哪儿2》、《爸爸回来了》主打“明星亲子”,《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瞄准“明星旅行”,《私人定制》则派出由明星和主持人组成的“梦想定制团”,帮助普通人圆梦,而《来吧孩子》,则将产房内外的众生相收纳其中。我们为什么热爱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许晴在《花儿与少年》里的一段情节,能告诉我们答案。
在《花儿与少年》第六集里,众明星到酒吧散心,许晴因为被导演叫出去做采访,和众人失散,她不知道酒店地址,没有钱,于是向跟拍她的导演求助,得到的回答是:当我们不存在。接下来,许晴在街上四处穿行,寻找回酒店的路,走累了就坐在路边,直到遇见一个中餐馆老板,他给了她酒店地址和乘出租的钱。在回去的出租车上,许晴开始哭泣。异国的夜晚,万众瞩目的明星一刹那的惶惑无助,成了这集节目最显眼的情节,这段情节,和李菲儿丢护照的段落一起,被放到预告片里。
和电视剧、综艺节目比起来,它似乎是真的,情节并非出于编造,台词、情节都貌似来自天然,镜头前的一切,没有那么高度控制,情节来自于人和人的互相激发,它像是经过压缩的现实生活场景,是真实人性的展示,《花儿与少年》的宣传重点,就是旅行激发的明星真貌。
但和现实生活比起来,它似乎又是假的,比如驱动整个行程的动机就是假的,身为明星,金钱不是他们出行时最重要的问题,但当节目开始后,他们却得上缴钱包和手机,在每天120欧元生活费里精打细算,用剧组配给的老年手机进行联络。他们的真实身份被限制了,以一个半虚构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奇异的环境之中。
它在真和假之间游走,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模糊地带存身,它充满细小的意外,比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有更多的可看性,但这些意外却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里,它像是冒险,却完全没有危险性。它像是游戏,但都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能到达最后一关。
当然,吸引我们观看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展现了明星的私人生活。《爸爸去哪儿》和《花儿与少年》,都是从明星家里开场,我们跟着摄像机,看到了他们的居所,计算着物业的面积和价格,从他们的装修风格上,判断出他们的品位。旅行开始后,为了节省经费、完成任务,他们之间不得不相互依赖,在狭小的空间里相处,由此产生过多的冲撞,我们于是看到他们为人处世的风格,以及竭力克制的内心活动。个人生活的高墙被碰触了,琐碎细节被亮到了镜头下,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窥视的欲望,但节目制作方又会给出“公益”、“亲子”、“梦想”的动机,参加节目的嘉宾,也会因此受益,窥视于是变得合理了,甚至变得理直气壮了。
使得这一切成立的根本,是影像技术的进步,各种便携的可穿戴的影像设备,以及后期的制作技术的成熟,让这一切变成了可能。所以,真人秀节目的份额越来越大,收视率越来越高,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现象。
当然,它也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情感需求。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认为,每个时代都需要神话,神话表达着一个时代的人类共同经验,是现实的隐喻,提供了仪式感,是生活智慧的发源地,他也给出了神话的特点和叙事框架,比如英雄对冒险的渴望,在获得业绩时的喜悦,给人类带来新经验和新生活后产生的荣誉感。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游戏或者真人秀,其实也符合神话的定义,是小规模的冒险,是安全的英雄旅程。
莫小米│专栏
普通人的成就感
晚上乘大巴回家,我招呼司机在城北的某个路口停一停,下车。这里离我家的路程不超过一个的士起步价,否则开到城东的终点站再回来,车费加倍还得浪费时间。
刚刚跨下车门,就有一辆的士朝我驶过来。坐稳后我喜不自禁地说:哎,今天真是好运气,你这辆车就像在等我似的。
的士司机操一口外地口音说:可不是吗?我就是在等你来着。我笑说师傅真幽默。司机说,是真的,这路口每天晚上都有从大巴上下来的乘客,我在这等,一等一个准。而车站那边的士太多,还得跟同行抢生意。筹划得好,一天可以赚两天的钱。我说你做生意蛮会动脑筋的嘛。他笑说是跟师傅学的。我问师傅是谁?他说,是我老婆。
你老婆也开出租?不,她擦皮鞋,她比我厉害,一天赚的钱是别人的四五倍。你信不信?
什么?就擦皮鞋?这倒勾起我的兴趣来了。
你听哦,她是这样做的。起个大早,先到汽车客运站。有很多人在等车是吧,挺无聊的,正好擦擦皮鞋。到八九点钟,很多擦皮鞋的都到车站来了,我老婆就背起箱子到洗车店门口,这里有很多有车族排着队等洗车呢,闲着无事,正好擦擦皮鞋。11点光景,她又换地方了,车站附近有很多小餐馆对吧,吃饭的大多是外地人,说不定下午要跑企业谈业务,这时菜点好了,还没上来,间隙正好擦擦皮鞋。1点多,她又去洗车店。傍晚时分,她候在一些写字楼门口,年轻人下班了要和女朋友约会呀,得收拾收拾吧,价也不还的……
从心底里欣赏这对夫妇,他们是最普通的人,做着最普通的、辛苦的工作,但他们的成就感、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随之产生的自豪,让许多地位、收入远高过他们的人望尘莫及。
前一篇:《爸爸去哪儿2》图书同步上市
后一篇:女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