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014-06-19 09:25:30)
标签:
体育 |
戴旺财│专栏
世界杯综合征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开始了,球迷们终于可以一吐压抑已久的怨气,实施报复计划了:那些用都教授、独角兽和炸鸡啤酒刷过的屏,现在我们都要用足球统统刷回来!
你知道世界杯为什么四年才举办一次么?因为举办得过于频繁,太不利于社会稳定了。我的一个好友明确在微信朋友圈里表示,这些天发和足球有关消息的微信公共账号一律取消关注,讨论足球的朋友圈一律删除退出。球迷和非球迷的矛盾只是世界杯引起的矛盾的一个小分支,除此之外还有老公为了看球完全无视老婆的存在,甚至和狐朋狗友去酒吧看球彻夜不归的;学生为了看球不好好做功课,白天上课偷偷打盹的;员工为了看球找出各种理由请假,就算上班了也在偷偷上网看新闻的;朋友间为了支持的球队不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的。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世界杯综合征”。
当然还有病得更重的。
平常挺正常的人,到了世界杯期间就见不得黄色和红色的东西,因为黄牌是警告,红牌就是罚下场了。有这种症状的人切记不能开车,因为绿灯毕竟只是少数时候,红灯和黄灯才是马路上的主流。
以前上班都是朝九晚五,中间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世界杯期间的工作节奏也变了:工作45分钟就要求15分钟的中场休息,再工作45分钟,再休息15分钟,然后进入30分钟的加时赛时间。加时结束就收工等着吃饭了。
不小心摔一跤,以前都是自己拍拍灰尘就爬起来了,世界杯期间,摔跤之后趴在地上坚决不起来,并做痛苦万分状,配合在地上扭动的肢体语言和痛苦的表情;不管是幼儿园小朋友摔倒了还是七十岁老大爷摔倒了,坚决不扶,因为那是假摔。
看到穿黑衣黑裤的人就小心翼翼绕开走,不要和他多理论,以免被裁判出示黄牌;和拿小旗指挥交通的退休老大爷可以适当讨论,但如果老大爷突然对着随身耳麦低声私语,或者有黑衣人走来,立刻态度谦卑地当场走开。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病人,记得要对他好一点。毕竟《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剧几乎年年有,如果卖得好还会拍续集,就算有一集赶不上直播,你还可以事后翻来覆去地看录像。世界杯病人就不容易得多了,首先万恶的世界足联四年才安排一次世界杯;由于时差问题,大部分世界杯都是在夜里举行的,球迷们得熬着夜去看;要是错过了一场直播,那在看到录播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要时刻提防着无处不在的信息洪流向你泄露出最终比分。
当然世界杯也不是没有一点正能量的。比如说我之前一直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不到天亮几乎没法入眠。世界杯开始后,我一般熬到比赛哨声一响,就可以准时地睡着了。
王小柔│专栏
太会聊天儿了
我一哥们儿很会聊天。什么话都直给,绝不做任何思索。我怀孕那会儿,整天无所事事,最大运动量就是去河边公园赏花观草,听一群大爷唱京剧。住院挨刀前,我又河边逛游去了,这哥们儿跟他老婆打老远就喊:“那怀孕的,那怀孕的!”跟我没名字似的。然后奔过来就说要跟我合影,他老婆举着相机,那哥们儿笑容可掬站我旁边说:“赶紧的,这可是我跟小柔生前的最后一张合影了,有纪念意义。一会儿我给你们也合一个。”不带这么咒人的!
有回聚会,乱哄哄一堆人,我最憷头这样的大场面,有头有脸的身边围拢一圈人,我们这些倍儿不入流的,跟孤魂野鬼似的,眼睛里看不见人,奔饭去的,跟平时多缺嘴儿似的。
我吃饱喝足,刚落座歇会儿肚子,三五成群的也都落我边上了,我那哥们儿不知道打哪钻出来了。我的眼哗啦就亮了,可有人跟我说句话了,我还没张开嘴,那哥们儿就抢答上了:“这里的人,一半儿人我不认识,一半儿人我不想见,白来。”太让人窝火了!
有个朋友钱烧的,打算投资干点嘛,而且他好热闹,想弄个大家平时能小聚的地方,让我们帮他分析市场前景。我们本着杀富济贫的心愿,绞尽脑汁想自己家缺嘛,建议他开个典当行,能把我们那些破衣服烂袜子拿他那去换钱。但这朋友不开窍,思考得很拘谨,开饭馆嫌麻烦,说想开酒吧,但又怕没人去。我说:“不能够,只要你不要钱,我们天天让你店里人声鼎沸。”一憋了半天的公务员朋友说:“你可以效仿沿海城市,开个主题酒吧,放点暧昧的另类电影啊,准火。”为了不让我们去蹭吃蹭喝,亏他想得出来。那哥们儿开口了:“您别张罗了,回头别人再怀疑您,觉得是您没地方可去了,非得干这个。”拦得太及时了!
我就喜欢会聊天的人,一句接一句跟吃馒头似的,没准哪句就把你噎在那。就是因为太爱聊了,太有观点了,要有导演找他们演傻子,都得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观点很特别的傻子。没准哪天,我也能修炼成精了,因为这些人整天围绕在我身边,想学好难,但要学坏容易着呢。
前一篇:球迷女汉子出没,请注意!
后一篇:男一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