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人

“越策”12岁,重点是红火
——访《越策越开心》执行制片人王知艺
●编者按:一不小心,《越策越开心》悄然掠过了11年。2014年,它更是用一支“越策方言听写大会”之笔,再度荣耀开启自己12岁的“本命年”之门。
●作为执行制片人,王知艺坦言:一档栏目坚持做了12年,不容易。但他坚信“越策”这盏伫立在路旁的路灯,会在“本命年”红红火火。
●本期芒果人走进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团队,专访节目制片人、主力导演,为您呈现创造“策”神话背后的他们。
比以前更精细,要求更高了
1998年,王知艺正式进入湖南经视《真情对对碰》实习,当时他是外景主持,代号“宝宝”。“现在变老了,大家都叫我‘宝哥’了。”王知艺笑道。是的,在栏目组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宝哥。
“刚开始,我们做电视人比较糙,只要有个好看点就会有很高的收视率。当时是一家独大,怎么做怎么有。现在比较精细,要求也更高了。比如,最开始做一档90分钟的节目,有5、6个人就足够了,现在要20多个人。”王知艺告诉记者,现在做节目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要想出一个精品节目就需要细细去打磨和摸索。
过去的这一年,“越策”尝试了很多的创新,如开年的舞台剧+嘉宾+准直播的形式。虽然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但长沙的观众很容易厌倦,一开始觉得新鲜,过了两个多月,形式就老了。当然,也正是观众的高要求,让团队时刻在探索和创新。于是,才有了2013年年底的《越策方言听写大会》的推出。
“目前来说,方言是近几年最成功的活动,收视一般在全湖南是数一数二,且屡创新高。他的影响力很大,对地市的收视拉动很重要。”同时,王知艺还告诉记者,在很多地市,主持人参加了《越策方言听写大会》回到当地后,都纷纷表示在2014年将在当地克隆这个模式。
一切的一切,让已走过2013年的王知艺很欣慰。但他更希望2014年,在《越策越开心》的“本命年”里,给“越策”穿条红短裤,红红火火。
是总管家,更是实践者
我们问王知艺做《越策越开心》的老大什么最让他操心。他说:“栏目真正的老大是汪涵,我是负责帮他管家的。”但在他心里一直很担心自己手下的这帮孩子们。“担心这帮孩子真正面对市场的时候,经不起里面的大风大浪。”王知艺坦言:因为自己和汪涵从事电视很多年了,做节目这块很“自由”。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执行力和想法很快,这对下面的压力会少很多。
工作中,王知艺一直希望保持自己团队的骄傲感和优越感,“涵哥(汪涵)和我经常只会传达好的消息给这帮孩子们,不好的我们就扛着。”但王知艺心里很清楚,一个人再多的优越感都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要接受考验,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
危机意识是从2003年王知艺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开始。当时,他去了一趟美国,看到一些新的节目运作模式。“以前,我看了很多节目,总觉不过如此啊、这些节目我也会做啊。但去了美国,当看到一些大节目、大项目,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自己需要学习的空间还很大。”于是王知艺决定接受市场的检验。
这算得上王知艺第一次“下海”。但在市场环境下的制片人与常规栏目下有太大的区别。“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今天需要花多少钱,又会赚多少钱。可能一个项目,资金出了问题,你就必须自己填窟窿。有时候你十年的积蓄可能就瞬间化为泡影。”那个时候的王知艺的头发一抓,就是一把一把的掉。
但在他心里,那是人生一段最为宝贵的记忆和经验,“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常规节目中很难接触到的很多新的液态。”
离开后一直很愧疚
对于当初的离开,王知艺一直心怀愧疚。今天回来,他说,他要把出去这几年的所学所想全部用上,争取2014年除了《越策越开心》,还能策划一些新栏目、发掘一些新点子。
只身回到《越策越开心》,王知艺重新带领这支新团队。虽然曾经的辉煌很难突破,但在他看来空间还很大。
做常规节目难,难就难在它是一个线性节目。“很多季播节目就像灿烂的烟花,每天在那燃放。但常规栏目就像一盏路灯,每天都在那亮着。每天经过,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一不小心可能忘记它的存在。所以,常规栏目需要常年保持它的一个亮度,所谓亮度就是它的知名度、活跃度。”王知艺说他一直在努力,他的团队也一直在创新,希望2014年会带给大家更好的《越策越开心》。
即将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生于1977年的王知艺,在2014年即将升级当爸爸了,还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谈起即将成为爸爸的心情,王知艺有了“害怕”二字。“平时,老婆经常抱怨我回家太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我在想等孩子出来,我该怎么办?当然幸福是不言而喻的,期盼这个身份这么多年终于来了。我会好好去爱他们。”同时,他也表示:将来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会是溺爱,但会让孩子童年过得很轻松。不让他们有过重的学习负担。
看来这位准爸爸早就做好功课,准备迎接这对可爱的双胞胎宝贝。
方言让你更快乐
——访《越策越开心》主力导演谢晓燕、郑薇
文/《金鹰报》记者 刘双昀
关于“方言听写大赛”
最初《越策越开心》团队的想法是做一个方言版的节目,扣住湖南本土,并没有很正经地开策划会,大家一起聊天,还颇有点“扯谈”的感觉。就是在这种相互扯谈中,你一言我一句的,每人说一个点,到最后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说出来的“方言听写大赛”。团队一开始还跟老板邀功,老板说好啊,那这个方案是谁想出来的,结果大家面面相觑,想不出来,大家在很开心的聊天过程中一齐想出来的。
结果“方言听写大赛”在播出以后口碑特别好,导演们身边有很多做电视或者不做电视的都觉得挺好玩的,眼前一亮,有的人觉得借助了央视的元素,但郑薇觉得这更多的是“客进本土”,让湖南人有暖暖的亲切感。
当记者问到湖南版方言听写大赛与央视的汉字听写大赛有什么区别时,谢晓燕很认真地回答道:“央视的是汉字听写,跟我们的语言还是不一样。汉字听写因为它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里面了,字只能那么写;但是方言里的语境不一样,在一句话里面都表达的不同,比汉字灵活一些。”
《越策》12年回馈观众
“方言听写大赛”是《越策越开心》衍生出来的季播节目,预计播出3个月。现在所有的录制已经结束,2月22日将播出最后一期冠军赛。“方言听写大赛”为了让大家常看常新,有新鲜感,比赛分为了几个阶段。前5期是社区赛,后5期职业特色赛,有空姐、民政局组队参加,连湖南卫视的导演组都上阵答题。
在最后的10期个人赛中每期产生一名周冠军,10名周冠军再参加年度总决赛角逐,总冠军将获得10万元的奖励。谢晓燕和郑薇笑称这是《越策越开心》有史以来倾尽所有财力和物力回馈观众的,包括栏目组跟外面谈赞助,也拜托经视的广告部跟公司谈赞助,只希望在《越策越开心》12岁生日之际送给观众们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做了以后收视比常规节目的时候都要高,方言节目达到了全年收视的最高点,在省里的同时段收视中,连《快乐大本营》都经常位居第二。
在“方言听写大赛”的制作过程中,越策节目组还推出了不少紧扣潮流的主题,比如在2014年2月15日播出的节目就是情人节主题,而在2月22日播出的最后一期总决赛中则是以“让我们2在一起”作为主题,并且今年2014年也是《越策越开心》诞生的第12年。
方言题是怎么诞生的
那么在“方言听写大赛”中奇葩的方言题目是怎么诞生的呢?记者原本想这应该很容易,把湖南各地的方言选出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读一遍,还挺简单的一件事。可编导郑薇却表示这其中的题目很不好找。在每期个人赛中一开始有128名选手参与方言答题,一期节目下来要准备100道方言题。其中前4道题目分为4轮,筛选128名选手中的成绩最好的8位到台上参与答题,后面8套礼包共96道题目,礼包里包含各地方言题目,难度由易到难,不管用不用得到这些题,编导们都要将这些题目背下来,可有时候一天还不止录一场,而是两三场,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背下两三百道方言题目。
到后来,负责出题的三个人每人出100道题,一人一场节目轮流着来。不到10天时间专职出题的人便要准备好这些题,并且送给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的语言专家审核。节目组里也并不是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人都有,于是节目组的编导们便倾尽所有的人际网络,遇到一个熟人朋友就问:“你家里是哪儿人?你们那儿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玩的方言?能不能帮着出几道方言题目?”
史上最难湖南方言
做几期下来,导演组总结到,全湖南最难听懂的方言应该是攸县和娄底的了。每次选手一碰到这两个地方的方言题,十有八九会打错被淘汰。所以导演组叮嘱出题者,出这些地区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出得最简单,即使听不懂还能根据语境蒙个八九不离十,并且把这两个地方的方言题放到两轮以后,能保证在观众拿到500~1000的奖金后,万一答错了还能开开心心地领着奖金走。
“方言听写大赛”考验的是选手们是否脑快、手快、反应快,几期录制下来,导演组发现在概率上,年轻人答对的题数比中老年人答对的题数要更多一些。中老年答题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经验,扎扎实实的听,而年轻人答题不一定是真的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却能根据语境蒙出个大概意思。
团队每个人都成了“方言家”
节目播出以后,获得很好的反响,很多人都会讨论方言听写大赛中的题目,这让栏目组的编导们很开心自己辛苦收集到的题目能获得观众们的肯定。但有时候也会遭到观众打电话过来“吐槽”,说某题发音不标准,完全不像当地人说话那样的原汁原味,或者说节目中的一道题在当地根本没有那样的说法。在这种时候,节目组会更加谨慎地考究每道题是否严谨。
做了这么多节目,团队的工作人员也都在一步步地成长和学习,郑薇笑说她一个河北人在湖南经视操作“方言听写大赛”也挺不容易的。每次出好题后,为了验证这个题目是否准确,组里成员会在大会议室里关上一整天,由出题的人模仿读音考其他人。如果太难就把这一题删掉或者想办法改成简单的。节目组的本意是想题目越来越简单,容易勾起观众的共鸣,而且也是想将个人赛产生的周冠军送出万元大奖给他。有的时候,编导们都在现场干着急,恨不得把题目的答案告诉选手们,只想让他们捧回万元大奖。但是涵哥既身为制片人又是主持,自然会在这方面把关。
在方言听写大赛的录制中,正值湖南经视其他几档节目同时录制,从越策团队抽调了不少成员,后面几期“方言听写大赛”的录制比前期工作人员少了近一半,可临近总决赛题量又比之前增加不少,可团队依然是迎难而上,兢兢业业地以最精简的人力做最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