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家

(2013-12-04 20:05:56)
李炜:茶的理想国
生活家

文/《金鹰报》记者 宋洁
图/文豪
◎这个小小的茶院,是他寄托精神的乌托邦。李炜从不认为自己是隐居在都市里的另类人群。『隐居是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外人去找,而我就是在生活。』 退而隐居以求其志,进而行义以达其道。是这个男人的精神辩证法。

生活家
生活家
琴瑟和谐的境界是:你抚琴,我倾听

生活家
与杭州太极茶道掌门郑纯辉和铜官窑传承人彭望球交流茶经

生活家
在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夏令营上,李炜积极地推广茶文化


求│有味道的小日子
大抵闹中取静的场所,总会有曲径通幽的妙处。
李炜的湘汀茶院便隐在城北金泰路喧闹的湘江世纪城之内。这里是长沙最热闹的街区之一。2011年初,40岁的李炜在这里买下了一套能够270°直面湘江的大平层,花了将近半年的工夫,捣鼓出了一个可以喝茶的地方。
不收费,也不对外营业,只用来招待同好知己。
几杆瘦竹圈住一碗活水,里面盛着几尾游鱼,在角落里自成一景。左右两旁的多宝格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上百件茶器和茶叶,古趣盎然。穿过繁复精巧的雕花影墙,便是李炜改造的品茶小驿。学艺术出身的主人因为挑剔,连一张凳子也要画好图形,专门从厂家定制。更有甚者,李炜还在阳台的最外围,悄悄撒了些辣椒和南瓜的种子,没想到,巴掌大的地方,竟然在秋天收获了些许红辣椒,还结出了一个黄橙橙的小南瓜——个人的喜好很容易在家居上体现出来,更何况这个茶院的初衷就是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所以这种还原理想的性质就特别的明显。
案几、青萝、浅茶、浮香。李炜几乎把这儿当做半个居所,坐在茶台前的石墩上,泡一壶好茶,约上三五知己,便能一直聊到星星亮起来。
茶院的生活很闲适。弹琴写字,有情绪的时候还写诗。李炜有一个黑皮本子,里面记录了一些数据和电话,还有诗稿。“一夜秋风散,更夜尤冬来。闻香心如水,琴音至高台。闻道何寂寥,汤清茶一杯”。他觉得,能够坐在廊下,面对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喝杯清茶,便是现世里一种很有味道的小日子。
初冬午后的暖阳,穿过格子屏风斜斜地打在脸上。倚靠廊柱向前遥望,沉默的湘江被阳光打得透亮。沿街的商铺和风格各异的饭店,慕名而来的食客和游人鱼贯而入。楼下遛着泰迪的中年妇女招摇穿过,附近写字楼的办公室男女匆匆走过,众人每日相见却陌生仿佛呼吸的不是一个城市的空气。而此刻,李炜的茶院刚刚结束圈子里的一个小型品茗会。一共六种茶,保靖黄金茶、特级古丈毛尖、名望玉竹、西湖龙井、庐山云雾、土制野生绿茶。高低好坏各有标准,一众茶人争论不休,作为东道主,他只闲闲地说了一句:古丈毛尖的鲜度最好。
这个小小的茶院,是他寄托精神的乌托邦。李炜从不认为自己是隐居在都市里的另类人群。“隐居是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外人去找,而我就是在生活。”


志│倾听内心的冲动
在成为一名茶人之前,李炜的身份变换过很多种。
最初的时候,他作为湖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宁乡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工艺美术的老师。
上世纪70年代,正是后现代、波普和极限艺术风起云涌时,李炜的青春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艺术风暴余韵的感染。“内心不安分,总觉得生活很平静 、很安逸,学艺术的人心中总是有一种冲动。”于是,他决定听从内心的召唤,辞去工作奔赴北京。
“那是1999年的9月,北京最美丽的季节。我买了一张座位票,颠簸了23个小时。一路都在心里默默吼着崔健的《花房姑娘》。” 对26岁的李炜而言,这趟旅程不仅仅是去投奔在北京的同学那么简单。
双子座的男人,天性里就有追求和探索的因子。到北京的第二年,李炜和同学三人合伙花了不到10万元在通州注册了一家小设计公司,他就有魄力拿着方案去跟联想集团谈渠道设计合作,最后竟然还成功了。单飞的时候,因为缺少资源,他穷得兜里只剩下100块钱,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给演出公司画道具,才勉强糊口。后来,李炜做过音乐包装、组织过地球村的环保活动、出版过图书、举办过高校巡回演讲,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他是那种一直追着生活跑的人。“最高的记录,是连续通宵了5天5夜。手边的茶浓得几乎看不见水,站起来的时候,眼前就是一片白光。”
2007年的除夕,李炜内心深处的冲动再次发作。那段时间,他相继经历了父母离世和事业低谷的打击,有了厌倦的念头。“突然就想去白洋淀看一看,然后就去了。大年三十的晚上,车窗外是喧嚣的烟火,车厢里大家表情都很幸福。只有我在享受自我放逐的孤独。”然后,在安溪的一个小旅馆里,他发起了高烧,感觉自己飘了起来。“躺了三天,病好以后,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感觉自己可以慢下来,需要一个家。”
妻子是学生介绍的,漂亮的长沙妹陀,比他小了12岁。温婉的外表下却有敢爱敢恨的精神。在李炜坦白地跟她说:跟我结婚就要跟我去北京的时候,她一声不响地辞去了稳定优渥的工作。现在夫妻俩共同打理茶院,她还跑去专门进修了国学礼仪。很有夫唱妇随的味道。
李炜骨子里是个有情绪有情怀的人。他打了个比方:“人生就像爬山,你只有爬上去才能看见风景无限美好,但是总有要下山的时候。多爬几个山头,你才会发现,等待和下坡的经历,其实也不错。”说完,他开始烧水冲茶,周围安静得只听见水沸腾的响声。

达│啜苦咽甘家园在野
不在茶院的时候,李炜最大的爱好便是跟朋友混迹在白沙路一带的茶馆。而且只去清茶馆。这一路沿街漫步,就重现了老长沙的烟火气。各色茶馆、恣意谈天的老馆子、沸水扬花、暗香浮动……城市的生活变了,许多旧的东西、旧的生活场景正在消失,但记忆和气味却留存了下来。
李炜的故乡在距离长沙251公里的邵东县廉桥村。上初中的时候,当公社茶厂领导的叔叔,便经常把求知欲旺盛的侄子带到制茶棚里参观。筛选过的绿茶会被放进大铁锅里翻炒,甚至会被工人用脚踩的方式压制出香味,最后它们会被装进麻袋里,由人收购分销。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茶。门前屋后都种植了茶树。他们用捡来的松针焙茶,茶叶乌黑,茶汤呈褐色,喝起来味道很独特,当地人还给这种祛暑解渴的饮料取名叫烟熏茶。
李炜整个童年关于茶的记忆,都与奶奶有关。每年清明以后,奶奶便会挑选一个雨后出太阳的上午,带着李炜去山上采茶。这个时候芽尖才刚刚冒出头,制作出来的茶叶也会味道纯洌。“奶奶很好客,天气炎热的时候,她就会煮上一大壶烟熏茶,放在路边,招呼往来的人喝,也不收钱。”李炜老家的房子就在路边,周围种了几株茶树,春天的时候,茶树成荫,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子香气。
湘汀茶院几乎每周都要举办几次小圈子的茶人聚会,大家都会献宝一般拿出新收的茶叶与朋友分享,快意人生。有朋友在的时候,李炜会严格地遵照茶道的礼仪,醒茶的时候,会得意地把杯子递给你,然后孩子气的笑一笑:“你闻闻看,香不香?”但一个人的时候更随性:“在家里只要想喝茶,就是碗也可以。”李炜常用的茶杯是自己捏制的,虽然由铜官窑大师彭望球上釉,却简单得有些毫不起眼。没有器名,连茶杯边沿也是不规则状的锯口,但他却很喜欢,烧了一天的陶器,独独带回了这一只。“我就是觉得有眼缘,真正喜爱喝茶的人,哪里会去执着那些流于表象的拿起与放下,一切只是随心所欲。”
李炜很喜欢喝口感偏苦的茶。40年以上的老茶砖,茶叶都融合在一起,只有慢慢烹煮,才会品尝到不一样的境界,只有视为知己的人才会与之分享。烤炙碾细,煎煮点击,方能看出烹茶者的手艺来。“茶以清苦为本质。啜苦咽甘,进口有清苦之味,咽下去却生甘甜之美,才是品茶的最佳口感。”说到这里,李炜端起茶杯轻抿:“就像人生先苦而后甜。”

道│构建茶的乌托邦
湘汀茶院里最显眼的位置上有一副湖南省楹联协会主席余德泉的题字:重古往今来道谊,聚天南地北茶人。李炜说很符合当下茶院的宗旨。
2011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李炜做了一个决定:把北京的公司搬回长沙成立分部。分两个团队,遥控运作。“人总有落叶归根的情结,而且我还是长沙女婿。”自从有了孩子,李炜开始认真思考生活与精神内核上的认同。北京固然美丽,却缺少了他想要的理想生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有一圈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感受生活,随心所欲,要朝这个目标去努力。”他的案头摆着一句话:退而隐居以求其志,进而行义以达其道。
当年回到长沙,李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办了湖湘书画名家邀请展。邀请湖湘艺术圈里的一众名流,打响自己的牌子,也接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茶友。“原先只是好茶,纯粹是业余的随遇而品,但有了主题后,就多了一份使命感。”
说起湖湘的茶文化,一向平和的李炜兴奋地拍了拍大腿:“考你一个问题:茶祖是谁?蒙顶山的吴理真?茶圣陆羽?其实是炎帝神农氏!这个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湘茶文化研究的特大贡献!咱们湖南的产茶量可是全国第一呢!怎么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和体系?”于是,李炜开始兴致勃勃地研究和推广起湖湘的茶文化来。
传统的茶道是小众而且高深的技艺。茶艺师,学习的是如何泡好一杯茶。而茶道却是精神层面的,是内在修养的外在展现。李炜一直坚信小时候临摹过《快雪时晴帖》的人,连低头的角度也会和一般人不一样。
他理想的茶院是“座上有鸿儒,往来有白丁”。如果能在湖湘茶道里注入新的元素,也许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李炜觉得自己可以用擅长的创作和推广理念为之添砖加瓦,这样的想法和圈子里的好友一拍即合。
这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懂。几千年来,无数故事都为这种理想而生发。这种理想在《逍遥游》里,在《桃花源记》里,在《春江花月夜》里。现代人容易看到这些故事里的消极避世态度,而忘却了其中对理想的追求与观照。李炜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实践这种理想。他们没有搞庄周梦蝶式的思辨,他们只想把心目中茶的理想国度,沉入热气腾腾的世俗生活。
其实,理想仍旧在,放手去做就是了;一衣带水的生活仍在,退一步就是了。




【记者手记】

大时代的小日子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将近凌晨。
望着楼下五光十色的浏阳河和呼啸而过的车,突然就有些感慨——这座拥挤的城市,宛若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向前运作,而身处其中的时尚男女,精力充沛,遵循着欲望和野心的法则,不停地为这部巨大的机器提供燃料和润滑剂。
白天采访的时候,李炜穿着西装,脚下踩着双老布鞋。中西结合的模样却异常地协调。对于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中年男人来说,生命中重要的不是衣服的符号价值,也不需要依赖其他的装饰品向世界宣告你的社会地位。一杯充满欢喜的茶,就是精神世界的全部。
学习古琴、在茶园里逛上一天,跟朋友在网上为茶争论通宵……他用一种认真的态度,过自己认定的小日子。当然,这是要以财务自由为前提的,是对生活的美学追求。
但让人感慨的是,李炜能看清自己生命里最为重要的东西,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慢慢地实践和完善。结果怎样,那不过是取悦自己的附属品。
这个时代很大,欲望很多。你会有几百种方法去实现自身价值。但有空的时候,也不妨喝一杯清茶,看看自己真正想要握住的东西。 
 或许,你会在这片刻发现曾经遗失的美好。




【茶院和它的小伙伴】

@宋林  新浪湖南微博营销专家
    院主是一位极爱喝茶、精通茶道的大哥,我经常受邀在此喝茶、谈天。最后萌发出来要写一写身边充满正能量的小伙伴们的想法。于是,《我和我的茶伙伴们》诞生了。

@峻峰  电视制片人
    几人围坐于石磨做成的大茶盘旁,品茶论道,谈古论今,余晖照在身上,久久不愿离去。因为在茶院,我们可以修炼自己的性情,放松自己的心情,凝聚了我们的人情。

@黄守愚  湖湘文化研究学者
     茶通禅境,天人合一,入自由化境,无待而逍遥游,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证得太上葆符。独坐湘汀茶院,吃茶如吃月,满腔春意,一片生机勃勃。





【湘茶小百科】

湘茶的NO.1
①湖南是中国第一个发现茶和茶的药用价值、饮用价值的地方。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茶经》——陆羽,“神农得茶,始于长沙”。
② 卷曲型毛尖绿茶全国产量第一。
③ 边销茶供应量全国第一。边销茶历来是官茶,由国家管理,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100%,内蒙30%,西藏15%,均由湖南供应。
④ 花茶全国第一,中国第一花茶品牌“猴王”牌在湖南。
⑤ 黄茶产量湖南第一,“君山银针,黄茶之冠”。
⑥湖南第一个发明炒青绿茶工艺。唐刘禹锡诗:“斯须炒成满室香。”
⑦ “茶禅一味”在常德石门夹山寺。“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夹山和尚得夹山境地,受此启发,因茶悟道。
⑧ 中国第一个茶市。澧县城头山茶城7000多年,安化黄沙坪茶市300余年。“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从而形成了一条从安化县下资江入湘江出洞庭过长江上武汉至恰克图的茶马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